必典考网

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0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普遍性(universality)、萎缩性(atrophic)、肿瘤发生(tumorigenesis)、可逆性(reversibility)、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体重减轻(weight loss)、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大小便(relieve oneself)

  • [单选题]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A. 免疫防御功能障碍
    B. 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功能障碍
    C. 免疫自稳功能障碍
    D. 免疫调节功能障碍
    E. 免疫功能亢进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WT-1基因突变可引起()
  • A. A.神经纤维瘤病
    B.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 C.视网膜母细胞瘤
    D. D.肾母细胞瘤
    E. E.家族性乳腺癌

  • [单选题]已检出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细胞是()。
  • A. 宫颈癌细胞
    B. 胰腺癌
    C. 肝癌
    D. 黑色素瘤细胞
    E. 鼻咽癌细胞

  • [单选题]属于细胞分化特点的是()。
  • A. 稳定性
    B. 遗传性
    C. 可逆性
    D. 普遍性
    E. 以上均是

  • [单选题]E–cadherin主要介导癌细胞与()黏附。
  • A. 癌细胞
    B. 白细胞
    C. 内皮细胞
    D. 血小板
    E. 纤维细胞

  • [单选题]最早发现的人类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 A. MAGE–1蛋白
    B. T抗原
    C. CEA
    D. E1A抗原
    E. EBV蛋白

  • [单选题]关于声门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喉癌的发病率中居第二位,约占40%
    B. 与声门上区癌相比,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
    C. 病理类型多为低分化鳞癌
    D. 肿瘤多发生于声带的后1/3
    E. 临床主要表现是声嘶

  • [单选题]男孩,5岁,洗澡时发现右腹部包块1个月。查体:右上腹包块,肋缘下3cm可及,质软。超声显示右肾严重积水,肾皮质厚度0.5cm。患儿不能配合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 A. C

  • [多选题]患者女性,54岁: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半,加重3个月入院,上腹痛不规则,偶伴嗳气,饭后饱胀。近一个月体重减轻(weight loss)3公斤,大小便(relieve oneself)正常,原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体验:消瘦,左锁骨上可扪及一约花米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腹平软,剑突下偏左轻压痛,左上腹近剑突下似可扪及一肿块,界线不清,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
  • A. B, D, E, F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9kxe0.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