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重要内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6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循序渐进、浪费时间(footle)、托尔斯泰(tolstoy)、《荷塘月色》(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孔乙己》、“满堂灌”、《紫藤萝瀑布》、理解课文(understanding text)、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单选题]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教师对其重要内容进行了回忆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B.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C.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D.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指出:阅读议论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执教《孔乙己》一课时,老师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把小说中几处写到众人哄笑的地方标出来,谈一谈这段为什么引众人发笑。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你组观点。对该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不恰当的是()。
  • A. 该活动意在让学生领会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
    B. 小组活动不应占用课堂时间,应在课下进行
    C. 教师应在小组间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
    D. 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能力

  • [单选题]执教《热爱生命》一课,教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阐述的哲理。(3)领会文章丰富的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评价不恰当的是()。
  • A. 目标设计缺少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明确设定
    B. 该目标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不够合理
    D. 目标设计做到了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教学的生成性

  • [单选题]阅读《陈涉世家》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熟不熟悉,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生:(齐答,有的笑)反抗。师:不知道笑的同学是出于什么原因。可以告诉我吗?生:(迟疑后终于开口)平时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了,想发泄一下时就这样给自己找理由的。师:(微笑)这个理由也没错啊。这句话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压力过大当然会产生反作用力啊。不过,说出这句话的人本意可不在此。有同学能告诉我它本来是说什么的吗?生:听历史老师经常讲。说的是被压迫者总是会奋起反抗的,而斗争的原因不在别人,就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师:这是一位政治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总结。大家能举出你熟悉的历史事实吗?对上述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入贴合文意,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B. 通过恰当的导入,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
    C. 由历史规律发散开来,帮助学生积累人文修养,发展发散思维
    D. 导入花费时间较长,不利于课文的教授

  • [单选题]教师在教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讲授,而是以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下列对该教师的做法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以课本剧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 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课本,对人物形象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C. 这种做法会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不值得提倡
    D. 该教师的这种做法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单选题]设计《荷塘月色》教学方案时,教师将赏析文章的语言美作为教学重点,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炼字,感知作者用词的凝练美妙
    B.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之美
    C. 通过对散文语言的分析,了解作者写景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D. 围绕作者的想象,形成画面,并进行自我创作

  • [单选题]阅读《紫藤萝瀑布》的课例评析,回答问题。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感知本文结构语言魅力,感受作者情感。所以由读课文入手,分别采用自由读、范读、个人展示读几种形式,展开讲解,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低,更偏向于默读;采用设计“循序渐进”的形式,在课堂中设置一个贯穿全文要点的步骤:由紫藤花的外形浅认识到宗璞的客观感受,再到由花得到的感悟,最后感悟花的象征意义,说出自己的感受,得到情感的升华。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体会不深,较为浅显;本课将文章重点放到结构美、语言美、思想美三个板块,以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但是学生对于感知到的语言美却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是一致的
    B. “循序渐进”的形式,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脉络的把握
    C. 朗读形式设计过多,占用课堂时间
    D. 教学预设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 [单选题]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学完了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老师现在给大家留一份作业自助餐,你可以选作其中的一项。作业一:作者在肖像描写时重点描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请大家阅读鲁迅的《祝福》,鲁迅也着重写了祥林嫂的外貌,然后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写眼睛,它们两者在写眼睛的时候有什么异同,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与其他同学分享。作业二:大家回去之后写一写课后的词语,并且挑选其中的五个进行造句。作业三:请大家以“我最崇拜的人”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小短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三项作业共同体现了读、写、说的有机结合
    B. 这三道题的设计难度相当
    C. 这三道题都旨在人物描写的学习和应用
    D. 这三道题都与文章的内容没有关系

  •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对该目标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的不同,有礼貌、得体地交流
    B.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C. 能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
    D. 能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可以不用注意表情和语气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7wevw.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