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腹股沟(inguinal)、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骨髓巨核细胞(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巨核细胞系(megakaryocytic series)、巨核细胞生成、大多数(most)、罗马字(roman alphabet)、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
[单选题]关于巨幼细胞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
A. 为防止叶酸缺乏,应改变烹调习惯,如蔬菜烹煮时间不宜过长
B. 恶性贫血患者应使用维生素B12终身维持治疗
C. 全胃切除或回肠切除术后及素食者应定时补充维生素B12
D. 维生素B缺乏未及时诊断治疗时,神经系统可发生不可逆损伤
E. 巨幼细胞贫血时常有铁负荷降低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 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B.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障碍
C.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D.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E. 有抗血小板抗体
[单选题]关于凝血因子,正确的是()
A. 用罗马字(roman alphabet)命名的凝血因子共13种
B. 所有凝血因子均存在于血液中
C. 大多数(most)凝血因子以维生素K为原料,在肝脏合成
D. 所有凝血因子均具有酶的活性
E. 贮存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为Ⅴ、Ⅶ和Ⅷ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做骨髓穿刺的目的是()
A. 证明有血小板减少
B. 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C. 了解有无合并缺铁性贫血
D. 了解巨核细胞数量及有无成熟障碍
E. 证明有血小板抗体存在
[单选题]女性,20岁。月经量增多2~3年。中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皮肤散在紫癜,肝未触及,脾肋下1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40×109/L。出血时间8min,凝血时间(试验法)6min。血清铁降低。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为主,巨核细胞系统增多,且有血小板形成障碍。诊断为()
A.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 慢性失血性贫血
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慢性失血性贫血
[单选题]男性,37岁,诉1个月来发热,伴全身皮肤瘙痒。查体:右颈部、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数枚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Hb100g/L,白细胞5.5×109/L,血小板110×109/L,骨髓涂片正常。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热不退。
A. D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xqd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