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材料: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3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学术研究、社会进步(social progress)、温家宝总理、科举制度(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层出不穷(emerge in)、独一无二、与众不同(larruping)、革命运动(revolutionary movement)、人云亦云、普遍推行

  • [多选题]材料: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鼓励与众不同(larruping),而不是人云亦云,鼓励独一无二,而不是“泯然众人”——中国其实并不缺少这样的理想。1929年,陈寅恪在他所做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中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当下的大学,离这个理想不是近了,而是更远了。短视的实用主义教育盛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仅仅是一个专业工具,连孔子所说“君子不器”也做不到;至于学术造假层出不穷,是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结果。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成功”就是一切,不问手段,不问是否有利社会进步——很多社会乱象,不正是被这样的价值观鼓励、纵容而生的吗?盛行于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代代有专业水准的小市民来,整个民族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将丧失殆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始终贯彻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整个过程。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17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revolutionary movement)的兴起,专才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强调。20世纪一股通才教育的回归浪潮在各国高等教育中涌现,主要的教育流派有()。

  • A. 要素主义
    B. 永恒主义
    C. 新托马斯主义
    D. 新行为主义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 A. 搞好宣传
    B. 发展校园文化
    C. 培养专门人才
    D. 发展科学

  • [单选题]我国科举制度得以建立和普遍推行是在()。
  • A. 隋唐时期
    B. 宋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五代十国时期

  • [单选题]()是大学的生命线,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是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之一。
  • A. 学术研究
    B. 培养专门人才
    C. 传承人类文明
    D. 推动社会进步

  • [多选题]英国19世纪中叶的新大学运动,实质上就是一场重视()的大学改造运动。
  • A. 科学教育
    B. 实用教育
    C. 人文教育
    D. 通识教育

  • [单选题]高等学校管理以()为特征。
  • A. 教学管理
    B. 人力资源管理
    C. 学术管理
    D. 物力资源管理

  • [单选题]高校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
  • A. 间接性
    B. 回归性
    C. 实践性
    D. 相对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wgw7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