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发生的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5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通透性(permeability)、肺水肿(pulmonary edem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传递信息(transfer information)、粉红色(pink)、0期去极化、反射弧、血压高(high blood pressure)、突发性呼吸困难

  • [单选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发生的机制是()

  • A. 突触后膜主要对K+通透性增加
    B. 突触后膜主要对Ca2+通透性增加
    C. 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
    D. 突触后膜主要对Mg2+通透性增加
    E. 突触后膜主要对Na+通透性增加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对中枢内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是突触
    B. 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C. 通过的突触越多,中枢延搁越长
    D. 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立即停止发放冲动
    E. 突触是反射弧中最容易疲劳的部位

  • [单选题]窦房结作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因为()
  • A. 0期去极化速度最快
    B.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快
    C. 静息电位水平最低
    D. 没有明显的平台期
    E. 有最大舒张电位

  • [单选题]某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强迫端坐体位、发绀、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血压下降、心率快。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引起上述体征的可能原因是()
  • A. 动脉血压高(high blood pressure)
    B. 肺水肿和肺瘀血
    C. 外周阻力增加
    D. 呼吸道阻力增加
    E. 中心静脉压升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p9p7.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