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品德教育(moral education)、苏格拉底(socrates)、与人为善、因材施教原则、结合起来、两个方面(two sides)、发展速度、理论脱离实际、说服教育法、发展的不平衡性
[单选题]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昆体良
D. 苏格拉底
[单选题]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A. 说服教育
B. 情感陶冶
C. 榜样示范
D. 实际锻炼
[单选题]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特征。
A. 不平衡性
B. 顺序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onv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