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一个学生写了一首诗,被教师说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成绩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65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思维能力(thinking ability)、独特性(uniqueness)、有利于(beneficial to)、免费性、适龄儿童(children of school age)、《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人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the educational law of the prc)、发展中的人、义务教育制度(syst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 [单选题]一个学生写了一首诗,被教师说成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张某次考试得了97分,却被教师和家长说成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老师的做法忽视了( )。

  • A. 学生是完整的人
    B.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D. 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人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 A.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B.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C.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D.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 [单选题]下列关于义务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日期是1995年9月1日。
    B. 我国自2016年起将全面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制度(syste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C. 义务教育的对象是适龄儿童和少年
    D. 义务教育免费性指免除一切费用

  • [单选题]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 A. 14周岁以下
    B. 14-16周岁
    C. 16-18周岁
    D. 18岁以下

  • [单选题]( )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培养目标

  • [单选题]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就儿童心理发展观提出了( )。
  • A. 阶段发展理论
    B. 人格发展理论
    C. 最近发展区理论
    D.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单选题]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
  • A. 强化说
    B. 认知失调论
    C. 从众说
    D. 观察学习理论

  • [单选题]小丽在全国数学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老师在班上点名予以表扬和鼓励,从这以后,小丽学习更加努力,数学科目的成绩越来越好。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 A. 准备律
    B. 练习律
    C. 动机律
    D. 效果律

  • [多选题]材料: 主动是金 朱华贤 有人说,沉默是金。有人说,慷慨是金。有人说智慧是金……也许都不错。但我认为,主动才是真正的金,才是自己的金,才是别人无法抢夺的金。 人生不能被动,生活需要主动。只有主动,才能不断地获得上进的机遇;只有主动,才能超越别人:只有主动,才能牢牢地把握胜券。 主动,就是从范围上扩大一些。要了解衬衫,你不妨了解下西装、领带以及鞋子和帽子,这样你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你的回旋余地就有可能更大。 主动,就是从程度上更加深一层。当你在计算机上输入文字的时候,你不妨深入琢磨一下:为什么在键盘上这么简单地敲几下,文字就输入了?别的输入法是不是更简单? 主动,就是从动作和态度上力求积极一点,敏锐一点。当别人尚未意识到的时候,你已经强烈地意识到了:当别人刚刚起步时,你已经在途中;当别人正在找你时,你已经敲门进去了…… 主动是金! 问题: (1)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了"主动",请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主动是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0分)
  • A. 【答案要点】 (1)文章从生活角度切入,从时间、范围和程度上阐述了主动的重要意义,并总述主动就是在生活态度和动作上积极、敏锐点。 (2)"主动是金"告诉我们,在21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机遇稍纵即逝。要想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就要主动出击。主动是一种超前的意识,是一种进取精神,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只有主动追求,才能获得生存的本领,不断前进,才会获得成功。

  • [单选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这句话提示教师( )。
  • A. 尊重和欣赏学生
    B. 对学生严慈相济
    C. 对学生因材施教
    D. 团结和关心学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g4jy4.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