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5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弗洛伊德(freud)、现实生活(real life)、增强体质(build up health)、融为一体、原始社会(primitive society)、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神学目的论(divinity teleology)、学校德育内容(school moral education content)、“好孩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interpersonal harmonious)

  • [单选题]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

  • A. 神学目的论(divinity teleology)
    B. 个人中心目的论
    C. 社会中心目的论
    D. 教师中心目的论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 A. A.观察法
    B. B.实验法
    C. C.演示法
    D. D.练习法

  • [单选题]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是()
  • A. 认知—发展性
    B. 主体—发展性
    C. 客体—发展性
    D. 客体—认知性

  • [单选题]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的是()
  • A. 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 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school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C. 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school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D. 后现代的德育内容

  • [单选题]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方式上应()
  • A. 凸显生活性
    B. 实践道德生活
    C. 取材于现实生活
    D. 通过实际的生活

  • [单选题]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弗洛伊德
    B. 柯尔伯格
    C. 班杜拉
    D. 杜威

  • [单选题]指导学生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并通过反复的筋肉活动和身体的锻炼以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这是()
  • A. 德育过程的目标
    B. 智育过程的目标
    C. 体育过程的目标
    D. 美育过程的目标

  • [单选题]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4)的儿童是()
  •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 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interpersonal harmonious)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 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 [单选题]为我们提供了加热除氧的基本条件的定律是()定律。
  • A. 亨利
    B. 热力学第二
    C. 道尔顿
    D. 兰贝特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dxkv7.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