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小农经济(small peasant economy)、储蓄银行(savings banks)、新中国成立(founding of new china)、票据交换所(clearing house)、商业承兑汇票(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国家财政危机、浙江实业银行、政策制定者(policy makers)
[单选题]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政策制定者(policy makers)主要是日本最高当局、关东军和()
A. “满铁”
B. “满蒙”
C. “满业”
D. “满洲&rdquo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封建国家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④国家财政危机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单选题]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指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可能停滞、中断或倒退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充分地证明这一结论?()
A. 1950—1956年
B. 1957一1965年
C. 1966—1976年
D. 1978—2008年
[单选题]以下描述属于小农经济下中国人的观念的是()
A. A、对土地的依附
B. B、对家族的情感
C. C、对祖先的崇拜
D. D、以上都正确
[多选题]贴现市场的发展历程()。
A. 近代中国贴现市场的形成十分缓慢
B. 1930年至1931年之交,上海部分银行开始办理商业承兑汇票(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及其贴现业务。
C. 1933年,上海银行业联合准备会成立了上海票据交换所。天津、杭州、重庆等地的票据交换所相继成立
D. 1932年,中国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及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组成中国信证所,并开业
E. 中央银行的重贴现制度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开始初步确立并发展起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5zw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