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积极作用(positive role)、举一反三、陶渊明的诗、大亚湾核电站(b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基础教育新课程(the new curriculum of basic education)、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文件扩展名(suffix name)、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化和规范化、教育学科学化
[单选题]Word文档缺省的扩展名为( )。
A. .Word
B. .Do
C. .Doc
D. .txt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单选题]1951年提出示范教育的是( )。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单选题]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B.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单选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 )。
A. 由国家课程统一使用管理
B. 以省级课程管理为主
C.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D. 全部下放权利,实行校本教材教学为主
[多选题]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需重视识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 )
A. 错
[单选题]小田在写"最难忘的一件事"这篇记叙文之前,会在头脑中构思他要简述的场景,这属于( )。
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幻想
[单选题]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积极作用。( ) A.正确B.错误
A. B
[多选题]材料:最近偶然看《红楼梦》,书中讲到有个丫鬟很喜欢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却对她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黛玉又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你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烟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尽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放翁一联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将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书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拿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这是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领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在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学论丛》)
问题:
(1)为何黛玉认为不能学“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10分)
A. (1)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诗中的境中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诗就是死而滞的了。
(2)“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此联联中有一个境,境中有一个人,有情有景,是活的动的。体现了王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作诗境界。①“落”和“鸣”这两个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使其顿感山果草虫的生命,而同时又感到夜雨的凄凉。②作诗人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③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④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单选题]合唱协调不包括( )要素。
A. 音高
B. 音色
C. 音准
D. 音量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5jre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