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违约责任(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行政部门(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资金紧张(financial strain)、和平解决(peaceful settlement)、维也纳条约法、诬告陷害罪(crime of false charge)、履行义务(performance obligation)、投票选举(vote)、《选举法》(election law)、第二审人民法院
[单选题]法的对人效力是指法律对哪些主体有效,世界法制实践中,主要出现过属地主义、属人主义、保护主义和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与保护主义等多种法的对人效力原则。下列关于法的对人效力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 如果按照属地主义,在驻外领事馆所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领事馆所属国家法律对案件没有管辖权
B. 如果按照属人主义,缅甸公民越境至中国抢劫财物,中国法律对此有管辖权
C. 如果按照保护主义,中国人李某盗版美国软件销售并对美国权利人造成侵害,美国有权追究李某的责任
D. 现在中国实行的是属人主义为主,结合属地主义与保护主义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人大代表的选举关系着各地区和整个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稳健运行,而选举程序的设定关乎选举的成败,下列关于人大代表选举程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投票选举(vote)由选举委员会主持
B.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
C. 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两人
D. 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始得当选
[多选题]甲、乙两国签订了有关投资保护的条约,条约以甲、乙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作为准文本,以第三种文字的文本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分歧。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条约的分歧应当依公约的目的及宗旨调和
B. 因文本之间有分歧,该条约无效
C. 甲、乙两国应接受各自语言文本的拘束
D. 两国可任意选择对己方有利的文本解释适用
[多选题]以下各行为人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的是:
A. 赵某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4年内又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应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B. 钱某因犯有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刑满释放后5年内又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应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C. 孙某向李某等8名高中生(均为17岁)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
D. 李某系某国有公司副经理,因与白某竞争经理职位,故意捏造事实向司法机关控告白某贪污公款50万元,致白某受到司法机关审查
[单选题]关于强迫劳动罪,正确的说法是:
A. 特殊主体限于"用人单位"
B. 对象限于"职工"
C. 明知他人实施强迫劳动犯罪,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以强迫劳动罪帮助犯论处
D. 明知他人实施强迫劳动犯罪,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以强迫劳动罪论处
[多选题]甲成立一犯罪组织,常年从事走私活动。乙是甲的好友,乙知道甲的走私行为,每当甲资金紧张时,乙会放贷款给甲,资金来往共计500万元。丙是甲的收购方,经常直接到内海与甲接头,直接收购走私货物,收购金额高达600万元。某日,公安机关收到线报,甲将走私一批珍贵名表经某海域到我国境内。甲的走私团伙到案后,发现埋伏的警察,为了逃避抓捕,以暴力等方式与公安人员搏斗,造成多名民警受轻微伤。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甲的行为如何定性?(2)乙的行为如何定性?(3)丙的行为如何定性?
A. 【考点】走私罪,妨碍公务罪,数罪并罚制度,共同犯罪【答案】(1)甲的行为构成走私罪和妨碍公务罪,应当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154条和第157条可知,甲的走私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抗拒抓捕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罪。虽然两罪有牵连关系,但是《刑法》第157条规定应当数罪并罚,所以应当按照《刑法》第69条规定进行并罚。(2)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属于帮助犯。根据《刑法》第156条,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的帮助犯,根据《刑法》第27条从犯规定量刑。(3)丙的行为构成走私罪。根据《刑法》第155条规定,丙直接到内海收购的行为属于间接走私行为,应当以相应走私犯罪论处。
[多选题]某人于1996年5月8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1997年5月6日就相同主题再次向该局提出申请,并声明要求优先权。对此,以下表述中何者为正确?()
A. 该项发明的新颖性判断,以1996年5月8日为时间标准
B. 如果与1996年5月8日以后和1997年5月6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该项发明缺乏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则不能授予专利权
C. 自1997年5月6日起,在先申请视为撤回
D. 如果新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在先申请的技术方案有实质性差别,则新申请应予驳回
[多选题]甲、乙、丙三人是好朋友,共同投资设立一合伙企业,合伙企业设立后,关于甲、乙、丙三人所为的下列行为中,根据《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定,其中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甲、乙、丙三人的出资、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均为合伙企业的财产
B. 经营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三人交恶,于是决定将该合伙企业解散并进行清算,但是甲在清算前私自将该合伙企业的一台电视机卖给了不知情的刘某,由于该合伙企业马上要解散并清算了,故刘某不能取得该电视机
C. 经营一段时间后,甲与乙丙二人交恶,于是合伙人甲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转让给了李某,李某依法取得该财产份额后,即成为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D. 经营一段时间后,甲因为出国定居,欲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转让给丁,其他合伙人乙、丙有优先购买权
[单选题]2009年5月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于6月5日要求乙公司按合同约定支付预付款,但是乙公司迟迟没有回应。后来由于甲公司货源落空,无法履行合同,双方发生纠纷。乙公司于2009年9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交付货物,并赔偿因此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于2009年12月1日作出判决:合同有效,甲公司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performance obligation),属于违约行为,应该向乙公司交付货物,并赔偿50万元损失。甲公司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称一审判决在事实认定上存在错误,要求确认合同无效。二审法院受理了上诉,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合同有效,上诉人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提供货物,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但是被上诉人也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预付款,对于合同的违约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故依法改判为各自承担自己的经济损失。
如果在二审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乙公司当场支付了预付款,甲公司及时提供货物并已赔偿乙公司损失。然后,甲公司请求二审法院制作调解书,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因为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已经实现
B. 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因为本案属于法律规定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情形
C. 应当制作调解书,因为二审法院的调解结果除解决纠纷外,还具有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效力发生影响的功能
D. 应当制作调解书,因为被上诉人已经提出请求,法院应当予以尊重
[多选题]甲乙两国因历史问题常年纠纷不断,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该事件成为导火索引发两国冷战,丙国出面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方案。但甲国表示反对。由于冷战再起,甲国先宣布将其驻乙国的外交代表机构由大使馆降为代办处,乙国遂宣布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根据《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如甲国籍渔船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监禁
B. 渔船为甲国国籍,乙国执法船不能对其行使管辖
C. 丙国使甲乙两国重开谈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属于调停
D. 乙国断绝与甲国的外交关系构成国际法上的反报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p4gq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