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生产总值(total output value)、生产工具(tool of production)、太平天国(taiping heavenly kingdom)、民族资本(national capital)、农村土地所有制(rural land ownership system)、正确理解(correct understanding)、农业劳动(agricultural labour)、总人口(total population)、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鸦片战争前(before the opium war)
[单选题]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
B. 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C. 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
D. 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近代农村土地所有制的结构为()。
A. 地权失平,即少数地主和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而广大农民少地甚至无地
B. 鸦片战争前(before the opium war)土地集中现象明显
C. 土地买卖自由
D. 遗产多子均分制
E. 太平天国期间土地分散现象明显
[单选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指出:“事实上,以人均GDP、农业劳动(agricultural labour)人口占总人口(total population)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对这一结论的正确理解是()。
A. 1892年美国就拥有了中国2002年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B. 2002年中国的生产总值才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C. 2002年中国的农业劳动(agricultural labour)人口数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农业劳动(agricultural labour)人口数
D. 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的综合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wxg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