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甲是一名审判员,在审理一起经济纠纷案时,严重不负责任,不认真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8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自动取款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职务侵占罪(crime of duty encroachment)、信用卡诈骗罪(credit card fraud)、滥用职权罪(crime of abuse of authority)、非法占为己有(illegal occupied by oneself)、民事枉法裁判罪、国家秘密、情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泄露国家秘密(divulge national secrets)、有刑事责任能力

  • [单选题]甲是一名审判员,在审理一起经济纠纷案时,严重不负责任,不认真履行职责,作出错误的判决,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利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甲的行为构成()。

  • A. 滥用职权罪
    B. 徇私枉法罪
    C. 民事枉法裁判罪
    D. 玩忽职守罪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2006年,马某、冯某纠集10余名社会闲散人员成立“三马会”,马某自封会长,冯某为副会长,“三马会”成员经常聚集在市内各大公共娱乐场所,先后10余次有组织地进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严重扰乱了娱乐场所的正常经营活动,在娱乐场所行业内形成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马会”属于黑社会性质组织
    B. 马某、冯某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C. 马某、冯某应按“三马会”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D. 马某、冯某应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三马会”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 [单选题]关于缓刑的考验期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
    B.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C. 管制的缓刑考验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D.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 [单选题]关于不作为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逃税罪是一种不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只能由不作为构成
    B. 甲乱扔烟头导致所看仓库起火,能够扑救而不救,迅速逃离现场,导致火势蔓延,财产损失巨大。甲不扑救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C. 甲临街开一商店,深夜乙从甲店里买了一瓶高度白酒后,打开一气将酒喝干致大醉失控,然后将过路人丙拦住殴打致死,甲目睹这一过程既没有阻止也没有报警,甲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 《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

  • [单选题]甲携匕首前往王某家,试图杀其报仇,看王某家门口有很多联防队员巡逻经过。甲想到犯罪的后果,深感害怕,折返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B. 犯罪未遂
    C. 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

  • [单选题]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B. 盗窃枪支、弹药罪
    C. 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
    D.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 [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的主体一般情况下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
    B.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divulge national secrets),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在构成犯罪上没有情节的要求
    C.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主体限于军人,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divulge national secrets)罪的主体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所有人
    D. 军人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的,应以特别法条规定的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定罪;非军人故意泄露军事秘密,构成犯罪的,以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定罪

  • [多选题]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请问对陈某应当()处理。
  • A. 追究刑事责任
    B. 不追究刑事责任
    C. 从轻、减轻处罚
    D. 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 [多选题]甲到银行自动取款机提款后,忘了将借记卡退出便匆忙离开,该银行工作人员乙对自动取款机进行检查时,发现了甲未退出的借记卡,便从该卡中取出5000元钱,并将卡中剩余的3万元转入自己的借记卡,对乙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 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C. 乙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D. 乙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wn07x.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