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患者女,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4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发病率、因果关系(causality)、可能性(possibility)、紫杉醇(paclitaxel)、化学治疗(chemotherapy)、不存在(there is no)、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 ...)、探索性(exploratory)、浸润性小叶(invasive lobular)、肾、输尿管

  • [单选题]患者女,26岁。2年前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小叶(invasive lobular)癌,2.0cm×1.5cm×1.5cm,伴脉管瘤栓,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19/21。术后行紫杉醇(泰素)化学治疗6个周期,未行其他治疗。一直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现随访,查体:左侧锁骨上区多发结节,最大者1cm×2cm,质硬,活动,无触痛。B型超声和CT:左侧锁骨上区多发肿大淋巴结,肿瘤转移可能性大。全面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转移。

  • A. C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以下4种分子靶向药中属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的是()。
  • A. 西妥昔单抗
    B. 吉非替尼
    C. 苏尼替尼
    D. 索拉非尼
    E. 伊马替尼

  • [单选题]关于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 A. 队列研究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但可产生失访偏倚
    B. 队列研究可直接获得人群的发病率资料
    C. 队列研究一般可直接获得比值比(OR),从而充分分析暴露因素的病因作用
    D. 病例对照研究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多用于探索性(exploratory)病因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验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

  • [单选题]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发作全程肉眼无痛血尿1个月”来诊。尿细胞学检查5级。泌尿系统B型超声:膀胱左、右侧壁及后壁可见7个直径1~4cm肿物,侵及深肌层,双肾未见异常。膀胱镜检查与B型超声类似。肾、输尿管和膀胱(KUB)X线片+静脉肾盂造影(IVP):双肾、输尿管显影良好,膀胱内可见充盈缺损。
  • A. A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v74px.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