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妈妈问孩子"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50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因势利导、严格要求(strict demands)、情绪低落(be down in spirits)、精雕细琢、教育培养目标(educational goals)、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问题。、生产劳动相结合、民主主义教育(democratic education)、喜怒哀乐(anger)

  • [多选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妈妈问孩子"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冷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孩子一听笑了:"妈妈你真糊涂呀,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妈妈又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棉被做什么?"孩子想了想说:"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 A.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温暖别人,温暖自己 记得小的时候,老师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和了,还是人把棉被暖和了?"那时的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我即将成为一名老师,重新回味,略有所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棉被"里,别人就是我们的棉被,当我们用心去暖棉被的时候,棉被也会给我们温暖;学生也是我们的"小棉被",温暖学生,就是温暖自己。 教师给学生温暖,就是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教师要奉献自己的热情,富有激情与想象力,把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对教育的追求,无条件的奉献给学生;教师要奉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每时每刻心系学生的成长,分秒必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给学生温暖,就是要认真负责,抓住每一次机会,不忽视每一个细节,无时不刻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认真负责,让自己的生活和教育融为一体,喜怒哀乐(anger)与学生的成长融为一体,教师的幸福与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教师要认真负责,让每一次教学精益求精,让每一次活动精雕细琢,把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都充满真诚和信赖,要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 教师给学生温暖,就是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真诚友善,不离不弃。教育家张永春说过:有爱才为教育,用自己的爱心浇灌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爱的教育,就是要开展容错教育,不因为小事迁怒于学生;爱的教育,就是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爱的教育,就是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不偏不倚,对待后进生也要一视同仁;爱的教育,就是要严慈相济,把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溺爱、不专制;爱的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上循循善诱,道德上因势利导,身体上全面保护,心理上细心呵护。只有每个老师心中有爱,才能用爱的温暖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老师懂得如何去爱,才能把温暖传递给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的爱,就是给自己的爱。让我们做温暖学生的太阳,让学生做温暖老师的"小棉被"。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19世纪以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引入教育研究,提升了教育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强调教育学科科学性的教育家是( )。
  • A. 杜威
    B. 裴斯泰洛齐
    C. 赫尔巴特
    D. 康德

  • [多选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学对象。( )
  • A. 对

  • [单选题]《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典型的( )。
  • A. 胆汁质
    B. 黏液质
    C. 多血质
    D. 抑郁质

  • [单选题]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
  • A. 年级
    B. 班集体
    C. 学校
    D. 挚友

  • [单选题]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 A.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B. 注意扬长避短
    C. 培养学生的能力
    D. 规定每个同学必须参与

  • [单选题]小芳有下列四种爱好,其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 A. 打球
    B. 阅读
    C. 绘画
    D. 打字

  • [多选题]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 A. 参考答案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qeejp.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