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刻舟求剑"之所以落空,是因为那个楚国人()(1)否认了物质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1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明末清初(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保护环境(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物质性(materiality)、一分为二(one into two)、两点论(two view)、事物本质(essence of things)、纸上谈兵、不可分的(inseparable)、片面强调、之所以(the reason that)

  • [单选题]"刻舟求剑"之所以(the reason that)落空,是因为那个楚国人()(1)否认了物质的存在(2)背离了物质的运动规律(3)离开了物质空谈运动(4)静止地看问题

  • A. A.(1)(3)B.(2)(4)C.(1)(4)D.(2)(3)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单选题]面对股市的风险,一些股民高唱《死了都不卖》,以示他们炒股的决心和勇气,从哲学上说他们的做法缺乏A①辩证看问题的观点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③分清主次矛盾看问题的方法④两点论看问题的方法()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单选题]荀子说:"凡人之患,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注:曲-局部;理-规律)。荀子的这句话表明()
  • A. A.一切现象都是事物本质表现B.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C.要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D.由于人们易受现象的迷惑,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 [单选题]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一观点说明()
  • A.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主观比客观更重要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矛盾着的双方是不可分的(inseparable)

  • [单选题]“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j8ygk.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