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抗日战争(anti-japanese war)、西沙群岛、人民公社化运动(movement of people ' s commune)、香港回归祖国(hongkong ' s returning to china)、平均地权(equalization of land ownership)、耕者有其田(land to the tiller)、“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节制资本”、敦刻尔克大撤退、汪精卫集团
[单选题]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1938年,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可见,“宜昌大撤退”的意义在于()。
A.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B.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C. 增强了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的力量
D. 阻滞了日本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略
[单选题]孙中山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为此他主张()。
A. 平均地权
B. 耕者有其田
C. 扶助农工
D. 节制资本
[单选题]《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A.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 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 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 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单选题]“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阕词当属()。
A. 《中国之歌》
B. 《回归倒计时感赋》
C. 《宝鼎现?庆香港回归》
D. 《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单选题]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支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的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当局()。
A.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单选题]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
A. 建立皇帝制度
B. 确立三公九卿制
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用法制治理国家
[单选题]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 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B.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导致国民党分裂
C. 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 英美注意力集中在欧洲战场
[单选题]在工业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 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的第一座水利纺纱机
B.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
C. 1902年荣氏兄弟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新面粉厂
D. 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大生纱厂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899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