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非整倍体(aneuploid)、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逆浓度梯度、器官形成期(organogenesis stage)、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多倍体。、外源性化学物质、皮角质层
[单选题]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类型不包括()。
A. 基因突变
B. 基因组突变
C. 染色体畸变
D. 二聚体
E. 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大鼠致畸试验中,给母鼠染毒的时间为()。
A. 孕0~5天
B. 孕5~10天
C. 孕6~15天
D. 孕16~20天
E. 孕0~20天
[单选题]在毒理学研究中,吸入染毒的剂量单位表示为()。
A. mg/kg
B. mg/m
C. mg/L
D. mg/m
E. mg/g
[单选题]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
A. 连接角质层
B. 上皮角质层
C. 真皮角质层
D. 表皮角质层
E. 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主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
A. 逆浓度梯度
B. 有饱和性
C. 有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 inhibition)现象
D. 有选择性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经呼吸道动式染毒的主要优点是()。
A. 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B. 保证染毒柜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不变
C. 温湿度恒定
D. 染毒时间不受染毒柜体积限制
E. 以上都是
[单选题]急性毒性为()。
A. 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症状
B. 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死亡情况
C. 人或实验动物14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产生的毒效应
D. 人或实验动物仅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毒物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E. 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毒性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
[单选题]某外源性化学物质的蓄积系数K>5时,表明该物质的蓄积毒性为()。
A. 高度蓄积
B. 明显蓄积
C. 中等蓄积
D. 低度蓄积
E. 无蓄积
[多选题]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
A. 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
B. 初步评价毒效应特征、靶器官
C. 评价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D. 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E. 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多选题]对于毒作用带描述正确的是()。
A. 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小,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小
D.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E. 慢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4o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