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2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历史文献(historical documents)、具体方法(concrete method)、教育性教学(educational teaching)、毕业典礼(graduate ceremony)、教育性玩具、入学不适应、控制情绪(controlling emotion)、科学化和规范化、教育学科学化、认知结构主义理论

  •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
    B. 《楚辞》是贾谊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
    C.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D.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的,曹操的是白色的,包拯的是黑色的……你认为”白脸”表示( )。
  • A. 忠勇正义
    B. 奸诈狡猾
    C. 凶猛残暴
    D. 刚直果敢

  • [单选题]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的著作( )。
  •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 [多选题]明明已经上小学一年级半学期了,这段时间明明变得很烦躁,很容易生气,总是跟爸爸妈妈抱怨:上小学太没意思,每节课时间好长,都要老老实实地坐着,下课还没玩会又上课了,都没时间去厕所,每天还有一堆的作业要做,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幼儿园应该怎样做?
  • A. (1)上述案例中明明出现的这种情况属于入学不适应。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以动手操作等多种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也没有家庭作业,而小学以上课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固定、单一,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明明没能很好地适应这种转变,出现了从幼儿园入小学的不适应现象。(2)为了避免上述案例中情况的发生,幼儿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①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a.培养幼儿的主动性;b.培养独立性;c.发展人际交往能力;d.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e.发展动作,增强体质。②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a.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b.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c.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 [单选题]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 )。
  • A. 运动性玩具
    B. 建构性玩具
    C. 益智玩具
    D. 传统玩具

  • [多选题]材料:星期一,小班的松松午睡时一直在哭泣,嘴里还不停地念叨:"我要打电话叫爸爸来接我。""我要回家。"教师多次安慰,他还一直哭。教师生气地说:"你再哭,爸爸就不来接你了。"松松听后情绪更加激动,哭得更加厉害了。 问题:请简述上述教师的行为(5分),并提出三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controlling emotion)的有效方法(15分)
  • A. 这位教师做法是不对的,她的作法其实就是一种负面的情绪教育--"以暴制暴"。 "再哭爸爸就不来接"这样的严惩、恐吓和威胁性质的语言,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幼儿丧失心理安全感。面对幼儿的负面情绪不正确的做法有:打骂、恐吓、哄骗、取消权利、讲大道理、给孩子定性、贴上胆小或坏脾气等的标签。 正确的做法应为: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找到幼儿情绪激动的真正原因,寻找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想法,及时安慰,引导孩子宣泄负面情绪,提供缓解情绪的物品等。 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种,转移法。转移法是指把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产生积极肯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来。 第二种,冷却法。当幼儿情绪强烈对立时,成人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平静幼儿的感情上,使幼儿尽快恢复理智,而不要"针尖对麦芒",可以采取暂时不予理睬的办法,待幼儿冷静下来后,让他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刚才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要求是否合理等等。 第三种,消退法。对待幼儿的消极情绪可以采用条件反射消退法。 总之,在教师的情绪关注和培养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会逐渐丰富,自我调节水平也日益提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o0rqyx.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