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帝国主义(imperialism)、君主立宪(constitutional monarchy)、反对霸权主义、天安门广场、重大历史事件(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钦定宪法大纲》(the outline of imperial constitution)、武装斗争(armed struggle)、合法席位(lawful seat)、大革命运动(the great revolutionary movement)、人民英雄纪念碑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主要目的是()
A. A.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使中国尽早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lawful seat)
B. B,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美斗争
C. C.表明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与美、苏结盟
D. D.团结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①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②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armed struggle)③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A. A.①④
B. B.②③
C. C.③④
D. D.②④
[单选题]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the great revolutionary movement),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二者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本国政府③二者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④后者更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A. A.②③④
B. B.①②③
C. C.①③④
D. D.①②④
[单选题]迫于内外压力,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实行君主立宪的方案。这个立宪方案主要是仿照()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法国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zz6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