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承压水(confined water)、敏感区域(sensitive area)、相结合(combination)、调查和评价(survey and evaluation)、地下水环境保护、地下水文地质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识别其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的环境影响。
A. 建设阶段
B. 生产运行阶段
C. 生产运行初期阶段
D. 服务期满后阶段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需掌握评价区评价期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的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A. 枯、平水期
B. 平、丰水期
C. 枯、平、丰水期
D. 枯、丰水期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当评价区面积大于()时,每增加()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1个点/层。
A. 50km2;15km2
B. 100km2;15km2
C. 100km2;20km2
D. 50km2;20km2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当Ⅰ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地下水二级评价,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为()。
A. 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
B. ≤20
C. 同一地下水块段
D. ≥50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点的布设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均匀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
B. 对于Ⅰ类和Ⅲ类改、扩建项目,当现有监测井不能满足监测位置和监测深度要求时,应布设新的地下水现状监测井
C. 潜水监测井不得穿透潜水隔水底板,承压水监测井中的目的层与其他含水层之间应止水良好
D.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应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数的2倍以上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确定。
A. 评价工作等级
B. 工程特征
C. 环境特征
D. 现状调查和评价数据
E. 当地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该环境保护目标包括()。
A. 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
B. 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
C.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
D. 其他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域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xzn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