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2高中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模拟考试题133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5-14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5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高中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模拟考试题133,更多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高中教师资格频道。

1. [单选题]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意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食其力,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话,学生默默聆听。"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是( )。

A. 指导学生掌握方法
B.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C. 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D.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 [单选题]李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说明李老师教师处于发展的( )阶段。

A. 关注生存
B. 关注情境
C. 关注学生
D. 关注自我


3. [单选题]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 )。

A. 教师评优制
B. 教师考核制
C. 教师资格制
D. 教师聘任制


4.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由( ),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A.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B. 市级教育主管部门
C.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D. 学校


5. [单选题]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

A. 坦克
B. 重机枪
C. 原子弹
D. 潜水艇


6. [单选题]在PowerPoint的空白幻灯片中,不可以直接插入的是( )。

A. 艺术字
B. 声音
C. 字符
D. 文本框


7. [单选题]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这些观点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启发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8. [单选题]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

A. 知觉整体性
B. 知觉选择性
C. 知觉理解性
D. 知觉恒常性


9. [单选题]德育内容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 )。

A. 全面性
B. 主动性
C. 民主性
D. 民族性


10. [多选题]案例:   陶老师准备上摄影创作课,却苦于没有足够的摄影器材供学生使用。于是,他改上摄影鉴赏课,在教学中,讲解了布列松等大师的摄影作品及其艺术风格。有些同学听课后跃跃欲试,也想实践操作。然而陶老师告诉学生,大师的艺术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而且需要专业的摄影器材,目前我们学校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问题:对陶老师教学活动的优、缺点进行评析(12分),并谈一谈如何在条件欠缺的学校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8分)。

A. 优点: 陶老师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将摄影创作课改为鉴赏课,并且在鉴赏过程中讲解了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及其风格,这体现了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拓宽美术视野,尊重多元文化”的理念。另外,通过该课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缺点: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而陶老师却因器材欠缺,未达成这一教学目的。 (2)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而陶老师在学生想动手实践的时候却以“大师的艺术是不可以轻易模仿的”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会使得学生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在资源欠缺的情况下可由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解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摄影实践的创作,这样在摄影器材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学生很好地进行操作,并且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2)课前准备需加强,可让有条件的学生自带摄影器材,并且在教学中也要进行合理地分组,保证每个学生可以进行操作。 (3)在学生积极性很高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其他的活动,如教学生制作取景框,并且进行取景的活动。这 样在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摄影取景知识的了解。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xw5e3.html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