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国际会议、近代中国社会(modern chinese society)、奴隶社会(slave society)、纳粹德国(nazi germany)、英国首相丘吉尔、亚非会议(the asian-african conference)、御史大夫、主要依据(main basis)、反法西斯同盟、第一个五年计划
[单选题]有一段1961年的一次会议的宣言是这样描述的:“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请问这个会议是()
A. 亚非会议
B. 中印外交会议
C. 日内瓦国际会议
D. 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单选题]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main basis)是,古罗马()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单选题]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科学
D. 推动实业救国
[单选题]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后中国人“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主要表现在()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②引进机器创办近代工业③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④探索民主共和之路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单选题]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元朝设立中书省
[单选题]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 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 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 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 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单选题]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 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 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 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 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单选题]苏格拉底与孔子都是开山鼻祖式的人物,在东西方历史上影响深远,名垂千古。他们的相似点有()①都身处奴隶社会时期②都关心和研究人的问题③都探讨人的修养与伦理道德问题④都述而不作,但却名播时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qyo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