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精心设计(careful design)、整体规划(overall planning)、深入研究(further study)、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按部就班、解决问题。、充分发展(fully developed)、具体规定(specific stipulations)、各有千秋、积极参与教学(active in teaching)
[单选题]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A. 开设哪些科目
B. 教学目的
C.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D. 课程目的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智商也叫智力商数(intelligencequotient),常用IQ表示,计算智商的公式为( )。
A. 智商=(智龄÷实龄)X1000%
B. 智商=(实龄÷智龄)X100%
C. 智商=(智龄÷实龄)X100
D. 智商=(实龄÷智龄)
[单选题]反思性教学的特点不包括( )。
A. 按部就班地按照大纲和教材形式教学
B. 借助教育行动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优化教学
C. 反思只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D. 不是一般的回想教学,而是以深入研究并解决教育问题为基本点
[多选题] 谈美
朱光潜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6分)
(2)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的理解。(8分)
A. 【答案要点】
(1)古松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2)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了风格不同的散文,各有千秋而传世。朱自清的文章感情强烈而行文质朴;俞平伯的文章在细腻柔婉的描写中,插入一些哲理的分析,苦涩而玄妙。对同一事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处境和不同心情时看法也不同。不同的人由于身份、经历、性格等原因,对于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多选题]材料:
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小龙禁不住发问:“老师,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老师不假思索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
一看不就知道了嘛。”小龙还想追问,老师不耐烦地摆摆手让他坐下,并说道:“大家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要随便提问。”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小龙也尴尬地低下了头。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这位教师处理学生课堂提问的做法。(10分)
(2)谈谈教师怎样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0分)
A. 【参考答案】
(1)材料中教师的做法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的人是指学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存在巨大的差异。材料中,小龙的疑问正是其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的质疑,是合理的,教师应该予以耐心的解答,而不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应付。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fully developed)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性人格。材料中,教师面对小龙的疑问,没有认真思索给予正确的答案,反而用随意和不耐烦的态度对待,严重打击了小龙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小龙的创造性思维。
(2)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存有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
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active in teaching)的全过程。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教师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其次,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最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qlz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