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即奴隶主贵族)所应享受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长篇小说(novel)、《朝花夕拾》、《狂人日记》(diary of a madman)、信息技术发展(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孔乙己》、多媒体网络教室、举例说明(illustrate)、技术发展趋势(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自由人"、奴隶主贵族

  •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是"自由人"(即奴隶主贵族)所应享受的,是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其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分别是闲暇和( )。

  • A. 自由时间
    B. 自由学科
    C. 教学科目
    D. 自由教学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 )。
  • A. 《子夜》
    B. 《伤逝》
    C. 《药》
    D. 《祝福》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Excel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国标必须和生成该国标的数据存储在同一张工作表中
    B. 可将工作簿中的每一张工作表分别作为一个文件保存
    C. ,工作表的名称应由文件名决定
    D. ,允许工作簿中包含多个工作表

  • [单选题]"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每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反映了有关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一种说法,这句话出自教育家( )。
  • A. 孔德
    B. 涂尔干
    C. 裴斯泰洛齐
    D. 卢梭

  • [单选题]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此分类是根据( )。
  • A. 记忆的容量
    B. 记忆的内容
    C. 记忆的时间
    D. 记忆的类别

  • [多选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年级第一章的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illustrate)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 (1)请根据资料的内容,分析学生的特征。 (2)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为本节课确定合适的重难点。 (3)为本节课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学目标。
  • A. 【参考答案】 (1)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2)重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难点:理解并使用信息技术。 (3)新课导入教师活动:老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开头的新闻,并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了解到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师活动: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讲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解释三种观点: (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的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实践: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 [单选题]某校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单独编班,并组织优质师资对这个班进行重点辅导,提高了中考优秀率。得到了该班学生家长的好评。该校的做法( )。
  • A. 违反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
    B. 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C. 弱化了学校办学的鲜明特色
    D. 遵循了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q3r03.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