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5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三权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大公报》(ta-kung daily)、孟德斯鸠(montesquieu)、制宪会议(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官僚政治、预备立宪(preparation for constitutionalism)、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牵强附会(eisegesis)、《人权宣言》(human rights declaration)、广泛传播

  • [单选题]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human rights declaration)为序言,这是因为它()

  • A. A.宣布废除君主制B.确定了法国的政治制度C.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制的一系列原则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 A. 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

  • [单选题]()1905年以来,《大公报》每年举行纪念征文活动,都以“立宪”为题。1908年的征文题目是“实现立宪之政体如何?”1910年的征文题目是“立宪国之要素,一曰国会,一曰宪法,然当预备立宪之时,究应先开国会后定宪法欤?亦应先颁宪法而后开国会欤?”这表明当时的《大公报》
  • A. 对革命一直持观望的态度
    B. 反对清政府统治,但不支持共和
    C. 同情革命者,劝其放弃暴力
    D. 力促清政府进行立宪政治改良

  • [单选题]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eisegesis)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 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 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成果传入中国
    C. 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 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 [单选题]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 这一事件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C. 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D. 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 [单选题]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 A. 维护邦联制
    B. 加强中央权力
    C. 巩固联邦制
    D. 保障各州权利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kzxj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