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某建筑场地中有一均质土坡,坡高为6.0m,坡角为45°,土体内摩擦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5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泊松比(poisson ratio)、永久性(permanent)、内摩擦角(internal friction angle)、严格控制(strictly controlled)、内聚力(cohesion)、圆弧法(arc method)、钢筋抗拉强度(reinforcement tension strength)、侧压力分布(lateral pressure distribution)、接近于(close to)

  •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中有一均质土坡,坡高为6.0m,坡角为45°,土体内摩擦角为26°,内聚力为20kPa,重度为18kN/m3,坡体中无地下水,坡顶无荷载,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圆弧滑动法计算,该坡体的最小稳定性系数为()。

  • A. 大于1.0
    B. 小于1.0
    C. 等于1.0
    D. 接近于(close to)0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某二级岩体边坡如图6.2.1.2所示:边坡受一组节理控制,节理走向与边坡走向相同,地表出露线距坡顶20m,坡顶水平,节理面与坡面交线和坡顶的高差为40m,与坡顶的水平距离为10m,节理面内摩擦角为35°,内聚力为40kPa,岩体重度为21kN/m3,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边坡的稳定性为()。
  • A. 0.82
    B. 1.0
    C. 1.20
    D. 1.25

  • [单选题]某边坡岩体级别为Ⅳ类,容重为22kN/m3,岩体较完整,单轴抗压强度为6.5MPa,有一组结构面通过坡脚,结构面倾角为60°,内摩擦角为25°,内聚力为20kPa,挡墙与岩体的摩擦角为15°,岩体等效内摩擦角为46°,挡墙直立,墙背岩体水平,地表无外荷载,对支护结构变形需严格控制,岩体泊松比为0.25,坡高1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修正后的侧佝岩石压力宜取()。
  • A. 363kN
    B. 236kN
    C. 180kN
    D. 165kN

  • [单选题]某折线形滑面边坡由三个块体组成,各滑动块体单位宽度的资料如下表所示,边坡等级为Ⅱ级,边坡中未见地下水,边坡顶面无荷载,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该边坡的稳定性系数Ks为()。
  • A. 0.99
    B. 1.09
    C. 1.19
    D. 1.29

  • [单选题]某砂土场地地表水平,无外荷载,砂土的c=0,φ=35°,重度为18kN/m3,地下水位为0,砂土挖深为5.0m,挡墙为直立重力挡墙,墙背光滑,如不采取排水措施,挡墙墙背的总侧向压力及其距墙顶面的距离分别为()。
  • A. 74.3kN、1.67m
    B. 60.8kN、1.67m
    C. 74.3kN、3.33m
    D. 60.8kN、3.33m

  • [单选题]已知某边坡为均质土坡,坡体土质的内聚力为c=20kPa,内摩擦角为φ=25°,重度为19kN/m3。
  • A. B

  • [单选题]某二级建筑土质边坡高为8m,侧向土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为200kN/m,挡墙侧压力分布(lateral pressure distribution)情况是:自0~2m为三角形分布,2~8m为矩形分布,在2m、4.5m、7.0m处分别设置三层锚杆,第二层锚杆的间距为2.0m,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锚杆钢筋抗拉强度(reinforcement tension strength)设计值为锚杆倾角为25°,锚杆钢筋与砂浆间连接强度设计值为f=2.1MPa,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5kPa,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对第二层锚杆)。
  • A. 如取=30kPa,锚秆轴向拉力设计值Na2为()。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gw7eg.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