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2024中医眼科学(副高)模拟考试冲刺试题182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4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小青龙汤(minor decoction of green dragon)、马钱子(nux vomica)、王不留行(seed of cowherb)、鸡血藤(milettia reticulata)、疏肝理气(relieving the depressed liver)、三阴交(sp 6)、阿是穴(ahshih)、先天性青光眼(congenital glaucoma)、芳香化湿、头晕目眩(light headedness)

  • [单选题]指出不属于外感风热所致的眼症:

  • A. 胞睑浮肿
    B. 白睛红赤
    C. 眼痒眼痛
    D. 羞明怕日
    E. 抱轮红赤混赤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目珠胀痛如突多为:
  • A. 精亏血虚
    B. 阳明实火
    C. 气火上逆
    D. 阴虚火旺
    E. 脾肾不足

  • [多选题]眼睑挫伤,皮下瘀血血肿,正确的急诊处理原则是早期
  • A. 热敷患处
    B. 加压止血
    C. 使用止血剂
    D. 冷敷患处
    E. 切开排除血肿

  • [单选题]下列药物,能治疗乳汁不下的是
  • A. 王不留行、穿山甲
    B. 益母草、牛膝
    C. 鸡血藤、五灵脂
    D. 刘寄奴、血竭
    E. 土鳖虫、马钱子

  • [单选题]豆蔻、肉豆蔻都具有的功效是
  • A. 芳香化湿
    B. 涩肠止泻
    C. 理气安胎
    D. 疏肝理气
    E. 温中行气

  • [单选题]治疗瘀血头痛较好的组方是:
  • A. 中脘、丰隆、百会、印堂
    B. 悬颅、颔厌、太冲、太溪
    C. 合谷、三阴交、阿是穴(ahshih)
    D. 风池、头维、合谷、通天
    E. 上星、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 [多选题]水肿的常用治法有
  • A. 发汗
    B. 利尿
    C. 攻逐
    D. 健脾
    E. 温肾

  • [多选题]前弹力层破裂可见于( )
  • A. 高度近视
    B. 圆锥角膜
    C. 外伤
    D. 先天性青光眼(congenital glaucoma)
    E. Fuchs角膜营养不良

  • [多选题]睫状充血的特点有
  • A. 起源于角膜缘深层血管
    B. 充血的血管可随手指移动
    C. 呈鲜红色
    D. 愈近角膜缘充血愈明显
    E. 滴入0.1%肾上腺素充血消失

  • [单选题]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E. 阳维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 A. 二便等污秽之物
    B. 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 饮食化生的精气
    D. 精血津液
    E. 卫气

  • [单选题]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风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缓弱。考虑给予
  • A. 桂枝汤
    B. 小青龙汤
    C. 桂枝麻黄各半汤
    D.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E. 以上都不适宜

  • [单选题]太阴病误下所致"胸下结硬",其病机是
  • A. 脾阳愈虚,寒湿凝滞,气机不通
    B. 脾阳愈虚,表邪乘虚内陷,气机不通
    C. 寒邪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D. 水饮结于胸膈,气机不通
    E. 以上都不是

  • [多选题]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阳虚饮停为患,其区别在( )
  • A. 前者病变重点在脾,后者病变重点在肾
    B. 前者为脾阳虚而水停心下,后者为肾阳虚而水泛全身
    C. 前者病情轻,后者病情重
    D. 前者水停中焦,后者水停下焦
    E. 前者有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后者有心下悸,头眩

  • [单选题]患者有支气管炎病史十余年,近来时见头晕目眩(light headedness),咳嗽气急,咳唾涎沫,口不渴,时遗尿,小便频数,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应选用
  • A. 苓桂枣甘汤
    B. 甘草干姜汤
    C. 甘姜苓术汤
    D. 茯苓杏仁甘草汤
    E. 桂苓五味甘草汤

  • [多选题]血分证的病理是( )
  • A. 动血耗血
    B. 扰神窜络
    C. 瘀热内阻
    D. 耗损肾阴
    E. 虚风内动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6vzz7.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