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乳肿物3个月就诊。 查体:右乳上象限6cm×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6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生殖细胞(germ cell)、紫杉醇(paclitaxel)、等位基因、遗传性(hereditary)、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癌细胞(cancer cell)、个体发育(ontogeny)、体细胞性

  • [填空题]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乳肿物3个月就诊。 查体:右乳上象限6cm×7cm大小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右腋窝可扪及3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3cm×2.5cm,固定。B超示右乳上象限肿物2.8cm×5.1cm,倾向恶性。右乳肿物空芯针穿刺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3级,ER(+),PR(+),C-erbB2(-)。右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发现癌细胞(cancer cell)。胸CT、腹部B超和骨扫描未见癌转移。遂行新辅助化疗:表阿毒素+紫杉醇4个周期。化疗后体检:右乳肿物缩小至2.0cm×1.5cm,右腋窝淋巴结消失。然后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3级,肿瘤大小为1.2cm×1.2cm×1.0cm,切缘阴性,ER+,PR+,C-erbB2 1+,腋窝淋巴结0/15。

  • 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推荐他莫昔芬(三苯氧胺)使用疗程为( )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按照Knudson的“两次打击学说”,遗传性肿瘤的发生是因为
  • A. 出生时2个等位基因均表现正常
    B. 出生时2个等位基因均正常,后来在个体发育(ontogeny)过程中先后出现异常改变
    C. 出生时1个等位基因已表现异常,后来在个体发育(ontogeny)过程中另1个也发生了异常变化
    D. 出生时1对同源染色体均发生了畸变
    E. 出生时1对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发生了畸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n07olg.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