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材料:   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小龙禁不住发问:“老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5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材料:   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小龙禁不住发问:“老师"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小学教师资格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教师考试频道。

  • [多选题]材料:   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小龙禁不住发问:“老师,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老师不假思索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   一看不就知道了嘛。”小龙还想追问,老师不耐烦地摆摆手让他坐下,并说道:“大家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要随便提问。”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小龙也尴尬地低下了头。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这位教师处理学生课堂提问的做法。(10分)   (2)谈谈教师怎样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0分)

  • A. 【参考答案】 (1)材料中教师的做法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违背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的人是指学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存在巨大的差异。材料中,小龙的疑问正是其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的质疑,是合理的,教师应该予以耐心的解答,而不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应付。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性人格。材料中,教师面对小龙的疑问,没有认真思索给予正确的答案,反而用随意和不耐烦的态度对待,严重打击了小龙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小龙的创造性思维。 (2)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存有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 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教师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其次,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最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
  • A. 在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
    B. 听演说家的演讲
    C. 阅读从网络上下载的资料
    D. 运用背记的公式解题

  • [单选题]先前学习的A科目对后续学习的B科目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叫作( )。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横向迁移
    D. 纵向迁移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的是()。
  • A.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B.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C. 能力突出,专注科研
    D.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 [单选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不包括( )。
  • A. 一般常态心理
    B. 人格障碍心理
    C. 轻度失调心理
    D. 严重病态心理

  • [单选题]三年级的学生小辉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与情感易交换,则他的气质类型最可能属于( )。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个组块。
  • A. 5-7
    B. 7-9
    C. 7
    D. 5~9

  • [单选题]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 A. 与他人基本相同
    B. 与大家保持一致
    C. 与他人相接近
    D. 被他人认可

  • [单选题]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不包括( )。
  • A. 良好的道德品质素质
    B. 合理的知识结构
    C. 良好的心理素质
    D. 健康的体魄

  • [单选题]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要素是( )。
  • A.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B.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C.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m3n7n.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