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18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初中教师资格频道。

  • [多选题]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 A. (1)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认为人有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他还提出了著名的“两种工具”说,即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物质生产的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精神生产的工具则指向内部,影响人的心理结构和行为。(2)心理发展的实质。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白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他提出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有四个: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②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4)内化学说。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运用符号可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具体地说,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15岁学生张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张某一个人独自在家生活和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留张某独自在家可锻炼其生活能力
    B. 父母在外地也可以履行其监护职责
    C. 不得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独立生活
    D. 不得让张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 [多选题]材料: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的感情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更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衷字却正是这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不可以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败。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选自林庚《说(易水歌)》)   问题:   (1)文章论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怎样理解"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10分)   一首诗所描写的是某一个人物,但是也能使阅读这首诗的人们产生共鸣。所以"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3分)
  • A. 参考答案:(1)本文中心论点是:①艺术具有普遍性,艺术可超越时间与空间将人物、胸怀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2分)②一首诗可以离开一个人而存在,虽然一首诗针对荆轲说出来,却属于每一个人,诗可以赋予人永生的意味,在狭小的人生中可以将一些事情忘记,但是在文艺上又认识了它。(2分)(2)"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是指诗人在创作诗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情感,将自己的思想融于诗中,也完成了思想的升华,成就了自己,使自己名传千古。因而说"创造了自己"。(4分)"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是指这首诗本是在讲述荆轲的壮举,阐述了荆轲的胸怀。但是后来的人们会用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即便不是荆轲一样的壮士,却有着荆轲那样的胸怀。所以,这首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属于每一个人。(3分)综上,由于艺术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字词理解有所不同,所创造出来的诗句也不尽相同。也正是由于人有普遍共通的情感,使得尽管

  • [单选题]小郑、小刘老师是某学校的数学老师,平时两人都很努力,也喜欢暗暗较劲。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小郑和小刘老师都有参加,但赛前两位老师既无教学的交流,也无比赛想法的讨论,最后遗憾双双出局。关于小郑和小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不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
    B. 有利于教师在竞争中成长
    C. 体现了教师公平竞争的自觉性
    D. 违背了教师间的合作理念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m3151.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