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2024模拟冲刺试卷44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76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肾衰竭(renal failure)、大承气汤(potent purgative decoction)、胆囊结石(gallstone)、长时间(long time)、《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有利于(beneficial to)、行政处分(administrative sanction)、芳香化湿药、消化液(digestive juice)

  • [单选题]芳香化湿药的主治病证是

  • A. 水湿内停
    B. 水湿泄泻
    C. 湿阻中焦
    D. 湿痹拘挛
    E. 湿疹湿疮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咳嗽,咯吐痰涎,色白清稀,鼻塞流涕。首选药物是
  • A. 归肺经
    B. 归心经
    C. 归肝经
    D. 归膀胱经
    E. 归脾经

  • [单选题]患者患痹证,两膝关节红肿,给服一种药物(《本草纲目》认为该药无毒),结果引起中毒反应,该药物是
  • A. 生草乌
    B. 生半夏
    C. 生附子
    D. 生马钱子
    E. 生川乌

  • [单选题]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 A. 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 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C. 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 以上均是

  • [单选题]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情形,由其所在单位对直接责任人员
  • A. 追究民事责任
    B. 追究刑事责任
    C. 吊销执业证书
    D. 给予行政处分(administrative sanction)
    E. 给予行政处罚

  • [单选题]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是
  • A. 幻想
    B. 升华
    C. 投射
    D. 退行
    E. 否认

  • [单选题]关于胆囊结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女性多见
    B. 多次妊娠者易患胆囊结石
    C. 肥胖患者易患胆囊结石
    D. 多数胆囊结石是胆色素性结石
    E. 多数胆囊结石在X线平片上不能显示

  •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肾小管滤过率升高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C. 肾小管机械性堵塞
    D.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E. 感染和药物引起间质性肾炎

  • [多选题]全胃肠道外营养护理要点有
  • A. 营养液储存于4℃冰箱内
    B. 一切操作严格无菌
    C. 静脉导管内可输入其他液体药物、输血等
    D. 防止液体中断、走空、接管脱落,以免造成空气栓塞
    E. 详细记录每日出入量

  • [单选题]输血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疾病是
  • A. 疟疾
    B. 梅毒
    C. 回归热
    D. 乙型肝炎
    E. 艾滋病

  • [单选题]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优点是
  • A. 水、电解质与营养液均从静脉输入
    B. 使胃肠道消化液(digestive juice)的分泌增加
    C. 水、电解质的补充可随意增加
    D. 长时间使用有利于(beneficial to)肠功能的恢复
    E. 代谢紊乱发生率较全胃肠内营养低

  • [单选题]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 A. 盆腔内出血
    B. 膀胱破裂
    C. 尿道断裂
    D. 骶丛神经损伤
    E. 直肠损伤

  • [多选题]水胀的病证表现有( )
  • A. 颈脉动
    B. 咳
    C. 腹大,全身肿
    D. 阴股间寒
    E. 按其腹,窅而不起

  • [单选题]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治宜
  •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大承气汤
    D. 大柴胡汤
    E. 以上都不是

  • [多选题]下列对“谷瘅”描述正确的是( )
  • A. 黄疸病之一种
    B. 有湿热、寒湿之分
    C. 湿热多为实
    D. 寒湿大多夹虚
    E. 治宜清热利湿退黄

  • [多选题]针对暑病特点,张凤逵说:暑病治疗( )
  • A. 首用辛凉
    B. 继用甘寒
    C. 首用苦寒
    D. 继用咸寒
    E. 再用酸泄酸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ly33z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