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某滨河铁路为Ⅰ级双线铁路,轨道类型为特重型,1/100洪水设计水位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81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安全系数(safety factor)、重要性(importance)、永久性(permanent)、内摩擦角(internal friction angle)、设计规范(design code)、摩擦系数μ、最接近(immediateness)、平均水平(average level)、钢筋抗拉强度(reinforcement tension strength)、侧压力分布(later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 [单选题]某滨河铁路为Ⅰ级双线铁路,轨道类型为特重型,1/100洪水设计水位为198.50m,1/50洪水设计水位为196.0m,壅水高为0.5m,波浪侵袭高为0.4m,斜水流冲高为0.5m,河床淤积影响高度为0.6m。如采用非渗水土路基,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计算,其路肩高程应为()m。()

  • A. 198.1
    B. 200.1
    C. 201.0
    D. 200.6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某土质边坡主动土压力标准值的水平分量为18kPa,锚杆馈角为15°,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为1.0,锚固体直径为127mm,土体与锚固体黏结强度特征值为25kPa,锚杆间距为2m,排距为2.5m,采用永久锚杆支护形式,钢筋与锚固体间的黏结强度设计值为2.1MPa。钢筋抗拉强度(reinforcement tension strength)为210MPa,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锚固段长度宜为()。
  • A. 1.0m
    B. 4m
    C. 9.5m
    D. 10m

  • [单选题]某建筑边坡重力式挡土墙如图所示,墙高H=10m,墙重为800kN/m,墙后砖土为砂土,γ=17kN/m3,c=0,=30°,墙背与砂土之间的摩擦角δ=16°,墙底与地基之间的摩擦系数μ=0.45。试问:按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该墙的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最接近(immediateness)下列()项。()
  • A. 1.40
    B. 1.50
    C. 1.60
    D. 1.70

  • [单选题]某建筑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如图所示,墙高为6.0m,墙顶宽度为1.0m,墙底宽度为2.7m,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并且与挡土墙齐高,挡土墙重度为24kN/m3。已知挡土墙上主.动土压力EA为100kN/m,作用在距基底为2.30m处。土对墙背的摩擦角δ=10°,挡土墙基底与地基土的摩擦系数为0.40。试问:该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系数最接近(immediateness)下列()项。()
  • A. 3.0
    B. 2.6
    C. 2.2
    D. 1.8

  • [单选题]某重力式挡墙如下图所示,墙身重度为γ=22kN/m3,墙背倾角为60°,墙面直立,顶宽为0.8m,其他尺寸见图,墙底与地基土间摩擦系数为0.35,每延长米墙背上受到的主动土压力合力的标准值为75kN,其作用点距墙踵的距离为1.70m,墙背与填土间摩擦角为15°,墙底面水平,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
  • A. C

  • [单选题]某一级建筑土质边坡平均水平(average level)土压力标准值为=20kPa,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锚杆钢筋抗拉强度(reinforcement tension strength)设计值,锚杆间距为2.0m,排距为2.5m,锚杆倾角为20°,锚杆钢筋与砂浆之间的黏结强度设计值fB=2.1MPa,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0kPa,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0
  • A. B

  • [单选题]已知某边坡为均质土坡,坡体土质的内聚力为c=20kPa,内摩擦角为φ=25°,重度为19kN/m3。
  • A. B

  • [单选题]某建筑基坑深4.0m,地表无荷载,地下水位为2.0m,支护结构无侧向位移,地表以下2.0m为黏土,c-10kPa,φ=20°,K0=0.60,γ=19kN/m3,地表以下2.0~4.0m为砂土,c=0,φ=35°,K0=0.4,γ=18kN/m3,假定支挡结构后侧的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
  • A. B

  • [单选题]某二级建筑土质边坡高为8m,侧向土压力合力水平分力标准值为200kN/m,挡墙侧压力分布(lateral pressure distribution)情况是:自0~2m为三角形分布,2~8m为矩形分布,在2m、4.5m、7.0m处分别设置三层锚杆,第二层锚杆的间距为2.0m,采用永久性锚杆挡墙支护,锚杆钢筋抗拉强度(reinforcement tension strength)设计值为锚杆倾角为25°,锚杆钢筋与砂浆间连接强度设计值为f=2.1MPa,锚固体与土体间黏结强度特征值为35kPa,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对第二层锚杆)。
  • A. 如取=30kPa,锚秆轴向拉力设计值Na2为()。

  • [单选题]某边坡为砂土边坡,坡体直立,无地下水,坡高为5.0m,坡体砂土的内摩擦角为30°,重度为18kN/m3,在2.5m处设置一排锚杆,间距为2.0m,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计算。
  • A. 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lokgo.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