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7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高中教师资格频道。

  • [多选题]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 A.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2)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3)言语劝说(言语说服)。(4)情绪唤醒(情绪的唤起)。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杜威的教育理论代表作是( )。
  • A. 《民主主义与教育》
    B. 《教育与新人》
    C. 《普通教育学》
    D. 《实验教育学》

  • [单选题]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 A. 讨论法
    B. 谈话法
    C. 讲授法
    D. 实践法

  • [多选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的研究方法是观察。( )
  • A. 对

  • [单选题]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法灵活的教育是( )。
  •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雅典
    D. 古代斯巴达

  • [多选题]材料:   李强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他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起床后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休息时间也都用来上网。李强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的紧张、激烈的游戏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结果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班主任张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李强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对于网络这种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张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动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在劳动值日中与同学协调合作,建立互帮互助的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上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互联网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在学习上给予他辅导。   李强对自己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李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 A.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教育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教育公正,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李强痴迷上网就放弃他,而是从其兴趣入手鼓励他,增强了李强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材料中张老师根据李强喜欢上网的特点,因势利导,让其担任计算机兴趣小组组长,体现了张老师把李强看作独特的人的理念。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张老师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李强树立起自信,激发了其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张老师把李强看作学习主体的理念。 因此,作为教师,面对像李强这样的学生时,我们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多选题]简述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
  • A. 参考答案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 [单选题]元认知策略一般不包括( )。
  • A. 计划策略
    B. 监控策略
    C. 调节策略
    D. 复述策略

  • [单选题]"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教师坚持()的职业道德规范。
  • A. 为人师表
    B. 关爱学生
    C. 终身学习
    D. 教书育人

  • [单选题]按照归因理论,"运气"属于( )因素。
  • A. 内部一不稳定一可控
    B. 内部一稳定一不可控
    C. 外部一稳定一不可控
    D. 外部一不稳定一不可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on1y.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