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对外贸易的国别变动情况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9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现代教育(modern education)、生产技术(production technology)、东北地区(northeast china)、专制制度(autocratic system)、通商口岸(trading port)、世界大战(world war)、美国对华贸易(american trade with china)、农作物新品种(new crop varieties)、转基因农作物(transgenic crop)

  • [多选题]对外贸易的国别变动情况是()。

  • A. 英国:1868年占中国进口贸易的33.4%,出口贸易的61.8%;如果连印度、香港等地一并算上,占中国进口贸易的92.4%以上,出口贸易的80%多。可以说,直到19世纪末叶止,中国的对外贸易是操诸英国之手
    B. 日本对华贸易的兴起,始于甲午战争以后,尤其是1905年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东北地区的大部分特权以后。1919年,日本竟占中国进口贸易的36.3%,出口贸易的30.9%
    C. 美国对华贸易(american trade with china)以1914年世界大战(world war)为关键。1931年占进口贸易总额的22.2%,超过日本一跃而居对华进口贸易的首位
    D. 俄国对华贸易除了在日俄战争后数年间停滞外,一直在稳步增加,直到1936年,中国对苏联出口或由苏联进口的商品,在进口与出口总值中的比例从未超过1%
    E. 法国与德国在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各在5%以下,但这两个国家同中国的贸易性质截然不同,与前者为顺差,与后者是逆差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专制制度的衰落
    C. 西方文明的影响
    D. 抑商政策的松动

  • [多选题]通商口岸率先向早期现代化城市转型的原因是()。
  • A. 通商贸易的推动
    B. 金融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
    C. 新式交通运输业的兴起
    D. 通商口岸地理位置优越
    E. 通商口岸现代教育发达

  • [多选题]明清农业引进农作物新品种(new crop varieties)、增加劳动投入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其中主要农作是()
  • A. 水稻
    B. 烟草
    C. 棉花
    D. 转基因农作物(transgenic crop)
    E. 玉米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gxpe8.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