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教师职业道德(professional ethics of teachers)、德才兼备、计算机输入(computer input)、学而不厌、教育学家(educationist)、人格尊严权(right of personal dignity)、个人私生活(personal private life)、情真意切、传道授业解惑、条理清楚
[单选题]王同学为远在他乡的母亲写了一封信,老师无意间发现,未经王同学同意,将信在课堂上给大家大声朗读出来,以此鼓励其他同学向王同学学习。该老师的举动侵犯了王同学的( )。
A. 人格尊严权
B. 隐私权
C. 名誉权
D. 肖像权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
要求:
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1000字。
A. 【参考范文】参考范文: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一个优秀的老师呢?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学家对教师职业道德都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但我认为始终都离不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成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随着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的飞速传播,学生的成长不再简单,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在拓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去更新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为自己去装满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当代教师要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和示范,用自己丰厚的知识储备去践行"学高为师"。
渊博的学识固然重要,因为这是成为老师的基本条件,但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不可或缺。即教师不仅要学高,更要能够"身正"以为"世范"。人皆有模仿之本能,教师更是学生的不二榜样。按卢梭的说法,人能模仿这本是好的品性或习性,但如果不施加好的影响,则往往就趋向恶。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己能给学生们提供些什么值得模仿的东西?你期望受你影响的学生是一个有教养(有知识)的高尚的人,那你就要先造就自己。正如卢梭在《爱弥儿》这本书里所强调的"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时候)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学生努力学习,教师自己就应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遵守纪律,自己就应模范的遵守,注意一言一行,而且做出榜样,才会更有说服力。如果一个教师"人前浇花,人后偷瓜",他就不配为人师表。常言道,只有你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才能教育他人。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到底是"学高"重要呢,还是"身正"重要呢?答案是两者都很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一名身兼"教书""育人"双重重任的教师,"学高"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巨大库存,只有博学和慎思,才有可能带出才能杰出的学生;而"身正"是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教师品德高尚,学生才能德才兼备。如果一名教师只注重"学高",那他对学生的教育无异于给计算机输入指令。他培养出来的要么是无情的高智商人才,要么是"越有知识越反动"的社会危险分子。但如果一名教师只注重"身正"而不修其学识,那也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不能真正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有利的高素质人才。
《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崛起的中国,需要教育的支撑;教育的未来,则需要更多教师具有学高身正的品德,成为学问的表率、行动的楷模。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g9l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