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结节病(sarcoidosis)、低密度(low density)、化学治疗(chemotherapy)、不规则(irregular)、关系密切、腹股沟淋巴结(inguinal lymph nodes)、颈静脉(jugular vein)、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特别是(especially)、可切除
[单选题]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憋气3周”来诊。查体:头部肿胀,颈部可见颈静脉(jugular vein)怒张。胸部CT:前纵隔巨大肿物,8cm×6cm,外形不规则,包绕两侧无名静脉,其他组织器官未受侵犯。增强CT:肿物不均匀增强,局部有坏死。
A. A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关于纵隔囊肿进行穿刺,叙述错误的是()
A. 纵隔囊肿通过穿刺来进行诊断或治疗应谨慎
B. 通过穿刺治疗纵隔囊肿,可能复发
C. 脊柱旁囊肿穿刺出清亮液体,可除外胸导管囊肿
D. 纵隔囊肿应用穿刺活检进行术前诊断,确诊率高
E. 经食管镜或气管镜行纵隔囊肿穿刺可能造成囊肿感染
[单选题]关于支气管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表现为囊性肿物特征,囊内为液性低密度,囊壁薄(甚至显示不清)
B. 支气管囊肿囊内通常密度不均,甚至可能存在较大范围的钙化
C. 支气管囊肿与纵隔实性占位差别明显,易于鉴别
D. 支气管囊肿通常与气管支气管关系密切,与食管无关
E. 支气管囊肿可位于肺内
[多选题]关于胸腺瘤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Ⅰ期胸腺瘤患者,术后不建议行辅助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B. 对于Ⅳa期胸腺瘤如术中偶然发现胸膜腔播散转移,应尽量予以全部切除
C. 对可切除的术后复发胸腺瘤应尽量予以再次行手术,彻底完全切除
D. 对于Ⅱ期胸腺瘤应术后常规行辅助放射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E. 对外侵明显的Ⅲ期胸腺瘤行扩大切除时,应尽量避免切除双侧膈神经,尤其对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多选题]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特点有()
A. 一个发病高峰
B. 城市多于农村,西部多于沿海
C. 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于霍奇金淋巴瘤
D. 结内多于结外
E. 滤泡型淋巴瘤常见
[多选题]关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最早由Castleman等人于1954年首次报道
B. 本病特点为单纯性淋巴结增生、肿大
C. 属于较罕见疾病,好发年龄为8~70岁
D. 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胸内,特别是(especially)纵隔区域
E. IL-6参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的发病过程
[单选题]患者女,62岁,因“发现腋下淋巴结肿大3.5年”来诊。实验室检查:WBC6×10/L,PLT275×109/L,LDH125U/L。右侧腋下淋巴结活检证实滤泡状淋巴瘤Ⅱ级。骨髓活检:30%受累。细胞为CD5、CD10+、CD19+、CD20+、B淋巴细胞浸润。CT及查体均发现多发淋巴结受累,包括腋下、纵隔、腹股沟淋巴结。
A. C
[单选题]患者男,37岁,因“颈部肿块”入院。无不适症状,查体无特殊。胸部X线片:双侧淋巴结肿大。诊断为结节病。
A. A
[单选题]患者女,4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86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口唇无发绀。双侧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均轻度肿大,无融合。双肺呼吸音清,HR8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X线片:双侧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A. A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878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