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直接以力的形式出现的作用称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6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地理位置(geographical position)、消防系统(fire fighting system)、建筑防火(building fire protection)、耐火等级(fire resistance classification)、消防设施(fire fighting facilities)、防火间距、排烟系统(smoke exhaust system)、化学作用(chemical action)、安全规章制度(safety regulation system)、耐受性能

  • [单选题]直接以力的形式出现的作用称为()。

  • A. 物理作用
    B. 化学作用(chemical action)
    C. 直接作用
    D. 间接作用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主动防火措施在建筑状况评估单元中所占比例为()。
  • A. 0.26
    B. 0.32
    C. 0.42
    D. 0.54

  • [单选题]相关实验表明,人在浓烟中停留()就会晕倒。
  • A. 1~2min
    B. 4~5min
    C. 8~10min
    D. 15~20min

  • [多选题]下列火灾时建筑物内影响人员安全的人员耐受性能指标因素描述正确的有()。
  • A. 在疏散过程中,烟气层应始终保持在人群头部以上一定高度
    B. 人体对烟气层等火灾环境的辐射热的耐受极限为2.50kW/m2
    C. 人体可以短时间承受100℃环境的对流热,当温度低于60℃(水分饱和)时可以耐受大于30min
    D. 通常以CO的浓度为主要定量判定指标
    E. 如果空间内烟气的光密度不大于0.01D/m,则视为各种毒性燃烧产物的浓度在60min内达不到人体的耐受极限

  • [多选题]在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流程的信息采集阶段,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
  • A. 建筑的地理位置
    B. 建筑的使用功能
    C. 建筑的消防设施
    D. 建筑的灭火与应急救援预案
    E. 建筑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safety regulation system)

  • [多选题]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与计算分析一般应包括()。
  • A. 针对设定的性能化分析目标,确定相应的定量判定标准
    B. 分析和评价建筑的结构特征、性能和防火分区
    C. 分析和评价人员的特征、特性以及建筑和人员的安全疏散性能
    D. 计算预测烟气的流动特性
    E. 评估建筑的火灾风险,综合分析性能化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处理方法

  • [多选题]建筑防火分隔性能化设计的性能要求包括()。
  • A. 建筑分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在设计所需时间内应能防止火灾和烟气的蔓延
    B. 着火空间内不会发生轰燃
    C. 火灾的可能过火面积与满足规范要求的防火分区的过火面积基本相同
    D. 建筑构件在火灾作用下的变形不应超过允许变形值
    E. 排烟系统(smoke exhaust system)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有效排除烟气和热量

  • [多选题]下列关于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越低,防火间距越大
    B.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越高,防火间距越大
    C. 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越大,防火间距越大
    D. 建筑物扑救难度越大,防火间距越大
    E. 防火间距的设置与建筑物的扑救难度无关

  • [多选题]烟气模拟分析需要首先在软件中输入计算参数,一般火灾模拟需要输入的参数包括()。
  • A. 边界层宽度
    B. 模型场景物理模型
    C. 人员特性
    D. 定义火源
    E. 定义消防系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5opn3.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