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世纪末,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38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全面发展(all-round development)、因材施教、应试教育(examination education)、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多种形式(various forms)、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with productiv ...)、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提高国民素质(improving national quality)

  • [单选题]20世纪末,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是()。

  • A. 个人本位理论
    B. 文化本位理论
    C. 全面发展学说
    D. 社会本位理论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 统筹兼顾
    B. 一切以教材为标准
    C. 因材施教
    D. 立足长远

  • [单选题]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 加强现代教育科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 [单选题]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B. 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为考试和升学
    C. 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improving national quality)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D. 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 [单选题]“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
  • A. 学生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B. 学生享有各种权利
    C. 学生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D. 学生是国家的财富

  • [单选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首先应该承认学生的()。
  • A. 个体差异
    B. 兴趣爱好
    C. 原有知识
    D. 可塑造性

  • [单选题]“师爱”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下列各项中关于"师爱"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与了解学生
    B. 尊重与热爱学生
    C. 信任并期望学生
    D. 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 [单选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面向全体学生(facing to all students),体现的是()。
  • A. 教育同一性原则
    B. 教育一致性原则
    C. 教育整体性原则
    D. 教育公平性原则

  • [单选题]王老师每天都对教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告诉同学们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在这里,王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 A. 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B. 学生的养护者
    C. 学生与社会的中介者
    D. 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 [单选题]李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困难与问题时,一般都会根据大学里所学的原则和规范去处理,缺乏灵活性,实际效果也往往不佳。根据伯林纳的观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处于()。
  • A. 新手阶段
    B. 熟练阶段
    C. 胜任阶段
    D. 专家阶段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4v3o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