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发挥作用、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促炎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补体成分(components of complement)、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葡萄糖酵解、糖酵解代谢(glycolysis metabolism)
[单选题]脓毒症休克()
A. 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B. 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
C. 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
D. 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E. 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微循环中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主要是()
A. 直捷通路
B. 动-静脉短路
C. 真毛细血管
D. 迂回通路
E. 微静脉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诱导氧自由基生成的原因()
A. 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XD.作用
B. 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
C. 黄嘌呤氧化酶(XO)
D. 儿茶酚胺增加和氧化产生自由基
E. 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
[单选题]某药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时间为()
A. 10小时左右
B. 20小时左右
C. 1天左右
D. 2天左右
E. 5天左右
[单选题]男性,84岁,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喘息10余年。突发气喘加重,血象明显增高,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多次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治疗后可维持在90%左右。血气:二氧化碳分压11.3kPa;氧分压9.82kPa,pH7.22;血糖11.5mmol/L,乳酸3.2mmol/L。关于患者体内的糖代谢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直接氧化的速率加快
B. 葡萄糖酵解代谢(glycolysis metabolism)产生的ATP减少
C. 无氧糖酵解增加
D. 过多葡萄糖增加呼吸肌做功
E. 葡萄糖酵解代谢(glycolysis metabolism)产生的热量下降
[单选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A. 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B. 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
C. 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
D. 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E. 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单选题]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炎症细胞是()
A. 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B. 白介素-4、白介素-10
C. 血小板活化因子
D. 中性粒细胞
E. 淋巴细胞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k05gl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