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年龄特征(age characteristics)、社会成员(social members)、联系方式(styles integrating)、人类社会生活(human social life)、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职务之便(the using official post convenience)、《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绝知此事要躬行
[单选题]教师节那天,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手里分别拿着不同颜色的花在校园相遇。小白一看大家手里的花,思索了一会儿,就高兴地宣布她发现的规律:(1)四种花的颜色和她们的四个性格恰好相同,但每人手里花的颜色与自己的姓并不相同;(2)如果将她手中的花与小黄交换,或与小蓝交换,或将小蓝手中的花与小紫交换,那么,每人手里花的颜色和自己的姓仍然不同。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断小白、小黄、小蓝和小紫最初手里花的颜色分别是:
A. 白、黄、蓝、紫
B. 紫、蓝、黄、白
C. 黄、白、紫、蓝
D. 蓝、紫、白、黄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8,8,12,24,60,(
A. 90
B. 120
C. 180
D. 240
[单选题]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 )。
A. 生产活动
B. 精神活动
C. 社会活动
D. 宗教活动
[单选题]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出现于( )。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末
D. 20世纪60年代
[多选题]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人们通常认为持个人本位论的学者有( )。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裴斯泰洛齐
D. 福禄贝尔
[单选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 知行统一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导向性原则
[多选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但信息技术教学中常常变成“合作游戏”或者组长一人学习,谈谈怎样做才不流于形式呢?
A. (1)正确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教师所确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应该是小组成员要共同达到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小组成员单独无法去达成的目标,也不是小组长一人能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只有通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能实现的目标。比如,教学中,如果给一道题,让小组去“合作学习”,寻找解题办法,就不是很合适。如果是制作一张贺卡,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最后通过小组长的协调,完成符合要求的作品。
(2)合理分配“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成员各有所长,可以按小组要达成的目标,细划不同的任务,不同的任务由不同的成员去承担,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科学确立小组成员的角色。根据小组目标,让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管理者、协调者、实施者等等。不同的角色,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小组长或者承担管理角色的学生.也应该有自己的任务,他们的作用在于合理地分配任务,对不同的意见起协调作用,对个别不能完成任务的成员起帮扶作用。
因此,合作学习是一个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需要老师了解学生、了解教学任务,然后精心组织安排的一种教学模式,绝不是简单地让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模式。
[单选题]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来参加辅导班,或者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
A. 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 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C. 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同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D. 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vrr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