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阳性率(positive rate)、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败血症(septicemia)、腹股沟(inguinal)、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病原学检查(pathogenic examination)、副伤寒甲(paratyphoid a)、厌氧菌培养(anaerobic culture)、有条件、鞭毛抗原(flagellar antigen)
[多选题]关于猩红热的病原和流行病学,叙述错误的有()
A. 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B. 人一生最多只患1次猩红热
C. 主要经飞沫传播
D. 病原为草绿色链球菌
E. 人一生可患1次以上猩红热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关于肥达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 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paratyphoid a)、乙、丙的鞭毛抗原(flagellar antigen)(“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 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诊价值
C. 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 病后3~4周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 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单选题]关于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尽量在应用抗菌药物前进行血培养
B. 宜反复多次送检
C. 采血量成人2~3ml,婴儿1~2ml
D. 有条件同时真菌和厌氧菌培养(anaerobic culture)
E. 已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可加对氨苯甲酸等以破坏抗生素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因“高热伴右股根部剧痛2d”来诊。全身中毒症状较严重。发病前1周去青海旅游。查体:T39℃;右腹股沟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约3cm,红、肿,明显压痛。
A. C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p4vw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