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人民日报》(the people ' s daily)、保守主义(conservatism)、社会制度(social system)、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大跃进”、人民公社化(people community movement)、公社化运动(communization movement)、政治局面(political situation)、国民经济发展、经济迅速发展(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单选题]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 国内政治局面(political situation)很稳定
C.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 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 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 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 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单选题]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这说明()。
A. 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B. 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C.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ommunization movement)全面展开
D. 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
[单选题]美国学者本杰明.杨认为,长征途中共产党完成了“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这种“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的主要意义在于()。
A. 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B. 彻底结束了“左”倾思想的困扰
C. 形成了与国民党对峙的局面
D. 推动了国共再次合作的早日实现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oro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