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模拟考试题108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4-19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22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202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模拟考试题108,更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的模拟考试请访问必典考网初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以下对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用的语文工具书主要是指字典、词典、书目、索引
B. 该目标的主要指向是工具书的使用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C. 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是学生自发的,无需老师的介入
D. 信息的搜集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外进行


2. [单选题]阅读《苏州园林》教学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苏州园林与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上的两颗奇葩,一南一北,风格迥异,极具代表性,但又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备课《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灵光一现,心想何不将本文与《故宫博物院》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一来,既能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有更完整的认识,又能让他们学习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写法。在课堂上教师对二者进行比较后写下了如下文字:“一个是富商的私人花园,一个是皇家理事生活的宫室殿堂:一个面积小,力求于浅处造深意,一个规模惊人,似‘非壮无以重威’;一个是景中造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一个是大致相同的建筑不断重复,在同中求异。(这段文字展示后,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也用这样的句式进行描述)生:一个崇尚自然朴素,强调诗情画意:一个尽显皇家威仪,体现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传统的封建礼制。生:一是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足每一寸园地,一是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一庭一院一片新景;一个绝不讲究对称,一个严格均衡对称:一个用假山池沼花木等创生意盎然之理想境界,一个以汉白玉栏杆雕狮等添琼楼仙阙之非凡气象;一个色彩淡雅,给人一种清凉感,一个使用彩绘,增建筑活泼和生趣;一个如文人花鸟画,生动灵巧,一个像中国画长卷,美不胜收。对上述教学案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该教师能够对文本进行对比教学,富有创新精神
B. 该教师将写作训练穿插在阅读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C. 既体现了师生共同学习,又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D. 该教师喧宾夺主,使学生的练习拘泥于教师的模板中,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单选题]以下是教师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的课堂导语,阅读并回答问题。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有母亲抚摩你发迹的双手,可曾有父亲扛起你前行的臂膀?有母亲万千叮咛时的眼眸,可曾有父亲默默无语中的守望?有母亲时刻陪伴的慈爱,可曾有父亲撑起全家的坚强?如果说母亲的面庞写满的是柔情,那么父亲的脸上刻下的就是沧桑!今天我们就走进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体会童年的小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时一路走来的爱与哀愁。对上述课堂导语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 教师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B. 导语过于冗长,不利于后面课堂内容的跟进
C. 导语亲切自然,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具有普遍性
D. 该教师设计导语时充分考虑了课文内容、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心理特点等


4. [单选题]以下是教师教授《观舞记》一课的课堂导语,阅读并回答问题。师:期中考试前我们学习了《安塞腰鼓》一课,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提到“安塞腰鼓”一词,你想到了什么?生1:激情,雄壮。生2:我想到的是大量排比、比喻、短句的使用,使文章非常有气势。生3:我补充一点,还有反复的使用。师:是啊,语言艺术家(language artist)刘成章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将安塞腰鼓这一视听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来学习《观舞记》,这篇课文是冰心所写,她笔下的舞台艺术也是摇曳多姿、神采斐然的。对上述课堂导语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A. 由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引出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B. 导入简短、准确、有效,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C. 这则导入没有趣味性,不具有启发性,是无效的课堂教学
D. 教师善于总结和引导,很好地做到了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对新知识的导入


5. [单选题]教师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先播放一段两人的对话录音,让学生注意细节并作记录。录音结束后请学生复述录音内容。对教师的这种做法,以下分析不恰当的是()。

A. 请同学复述,可以有效检查学生听的认真程度
B. 教师的这种做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C. 在汉语言的语言环境下,让学生复述显得多此一举
D. 课堂生动活泼,将听、说有效地结合起来


6. [单选题]《济南的冬天》课后习题一是“假设要给一个从未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从哪几个方画讲?着重讲哪些精彩的片段?”二是“课文中多处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仔细揣摩下面几个句子,品味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意在提高学生概括文本大意的能力
B. 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C. 意在使学生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作
D. 意在使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7. [单选题]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学习体会,下列对初中阶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识记,错误的一项是()。

A.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B. 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C.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D.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8. [单选题]阅读《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导入,回答问题,(欣赏漫画:花钱买踢)教师总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国作家莫泊桑。莫泊桑“花钱买踢”是因为他要在作品中表现被人踢的真实感受。这个小故事,折射出他在创作上的追求:写作,要基于真实的生活体验。这种追求,使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成为一扇令人顿悟的生活窗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感受经典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以上课堂导入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以漫画的形式导入新课,形式新颖,吸引力强
B. 仅仅介绍了作者的故事,对学生理解文本没有什么帮助
C. 以作者的故事导入,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D. 教师在导入部分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令人顿觉醒悟的特点


9.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法修辞知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对语法修辞教学目标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 修辞教学中的指导与点拨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
B. 占用大量课时讲解口语交际的方法,让学生掌握
C. 通过指导与点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D. 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10. [单选题]某版教科书《拿来主义》课后有一段补白,介绍了“比喻论证”的特点,这段补白属于教课书的什么系统?()

A. 范文系统
B. 知识系统
C. 作业系统
D. 助读系统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eon48.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