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9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临床意义(clinical significance)、珠蛋白(globin)、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elliptocytosis)、出血点(petechia)、小巨核细胞(small megakaryocytes)、非甾体药物、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ctive stage)

  • [单选题]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

  • A. 感染性抗原
    B. 抗原抗体复合物
    C. 自身抗体IgM
    D. 抗核抗体
    E. 可激活补体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能反映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ctive stage)的表现是()。
  • A. 晨僵显著
    B. 指关节畸形
    C. 贫血表现
    D. 肘侧皮肤出现浅表结节
    E. 下肢皮肤有大片出血点

  • [单选题]下列有关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中,错误的是()。
  • A. 抗Sm抗体是SLE特异性抗体,并与病情活动性相关
    B. 抗SSA、抗SSB抗体在干燥综合征中有较高阳性率
    C. 抗jo抗体出现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及合成酶综合征
    D. 高滴度u1RNP抗体阳性常出现于混合结缔组织病
    E. 抗ScL-70抗体是硬皮病的特异性抗体

  • [单选题]RA的典型病理改变有()。
  • A. 类风湿结节中心为干酪样坏死
    B. 一般不出现血管炎
    C. 急性期滑膜肥厚
    D. 血管炎应局限在滑膜及其周围
    E. 血管翳是最典型改变

  • [单选题]非甾体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 控制关节炎进展
    B. 促进软骨修复
    C. 降低RF滴度
    D.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E. 预防关节变形

  • [单选题]下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中与活动有关的是()。
  • A. 抗核抗体(ANA.
    B. 抗双链DNA抗体(ds-DNA.
    C. 抗Sm抗体
    D. 抗U1RNP抗体
    E. 抗SSA抗体

  • [单选题]男,49岁,半年来乏力、面色苍白,既往体健。化验Hb70g/L,WBC3.2×109/L,分类N65%,132%,M3%,Plt45×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15%,可见Auer小体,全片见巨核细胞48个,易见小巨核细胞(small megakaryocytes),骨髓细胞外铁(++),骨髓细胞内可见环状铁粒幼细胞10%。临床考虑MDS,根据FAB分型最可能的类型是()。
  • A. RA型
    B. RAS型
    C. RAEB型
    D. RAEB-t型
    E. CMML型

  •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补充铁剂治疗时,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
  • A. 1~3个月
    B. 3~6个月
    C. 6~9个月
    D. 9~12个月
    E. 一年以上

  • [单选题]慢性骨髓炎患者,红细胞为小细胞性,血清铁6.23μmol/L,总铁结合力为42.32μmol/L,骨髓细胞外铁(++),诊断为()。
  •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慢性病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 [单选题]女性,18岁,有风湿病史,因贫血、脾大入院。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半衰期为15天,Coombs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C.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D.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ejgw8.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