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相互影响(interaction)、足厥阴肝经、基础上(basis)、足少阳胆经、密切相关(closely related)、足阳明胃经(stomach channel of foot-yang ming)、理气止痛、足太阴脾经、阳性反应点(positive reaction point)、足少阴肾经
[单选题]不属于厥阴病提纲证的是
A. 消渴
B. 饥而不欲食
C. 气上撞心
D. 下利而止
E. 心中疼热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温邪的共同特性主要有( )
A. 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
B. 从外侵袭人体,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C. 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或转化,如热灼成燥、热蒸湿动、寒郁化热等
E. 不同的温邪入侵部位有别,如风热病邪首先犯肺,暑热病邪径犯阳明,湿热病邪困阻太阴脾
[多选题]六淫邪气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A. 外感性
B. 季节性
C. 转化性
D. 相兼性
E. 传染性
[单选题]舌绛少苔或无苔者的主病是
A. 表热证
B. 实热证
C. 脏腑炽热
D. 温病热入营血
E. 久病阴虚火旺
[单选题]黄连配吴茱萸
A. 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B. 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C. 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
D. 治疗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E. 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
[单选题]固冲汤的功用是
A. 滋阴清热、止血固经
B. 滋阴降火、止血固经
C.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D. 滋阴泻火、止血化瘀
E. 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治疗小儿泄泻的主穴是
A. 神阙、天枢、足三里、阴陵泉
B. 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
C. 神阙、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
D. 天枢、下脘、上巨虚、关元
E. 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
[单选题]迎香穴位于( )
A. 鼻孔外缘,旁开0.5寸
B. 鼻翼外缘,旁开0.5寸
C.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D. 鼻翼上缘中点,旁开0.5寸
E. 平鼻孔,当鼻唇沟中
[单选题]分布于胸腹第二侧线的经脉是( )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厥阴肝经
E. 足少阳胆经
[单选题]针灸治疗脾虚气弱型眼睑下垂,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足三里、支正
B. 尺泽、百会、脾俞
C. 足三里、脾俞、百会
D. 足三里、百会、风门
E. 中脘、脾俞
[单选题]风袭经络所致太阳经头痛的治疗配穴处方应选( )
A. 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B. 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C. 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 率谷、太阳、委中、阿是穴
E. 列缺、风池、百会、阿是穴
[单选题]上星、头维、率谷、太阳、后顶等穴采用点刺出血可治
A. 肝阳上亢型头痛
B. 气血不足型头痛
C. 血瘀阻络型头痛
D. 风邪络型头痛
E. 头风
[单选题]雀啄灸属于
A. 天灸
B. 艾炷灸
C. 温针灸
D. 温灸器灸
E. 艾条灸
[单选题]某女,57岁。平素性情急躁。今因琐事与人争吵,突然晕厥,牙关禁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二便不通,脉弦滑数。治疗除水沟、十二井外,还应选( )
A. 丰隆、太冲、劳宫
B. 合谷、太冲、丰隆
C. 关元、神阙、百会
D. 关元、神阙、丰隆
E. 关元、神J溯、太冲
[单选题]关于穴位注射法叙述正确的有
A. 选择阳性反应点(positive reaction point)5~10穴注射
B. 注射剂量一般应用原药标准剂量
C. 耳穴可以注射0.3~0.5ml,头面部可注射0.5~0.8ml,四肢2~3ml
D. 疗程一般急症1~2次每日,慢性病每日或隔日一次,6~10次为1个疗程
E. 药液较多时,可由浅至深,边推边进
[单选题]张某,男,24岁。形体壮硕,肌肉结实,消谷善饥,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针刺治疗应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加
A. 三阴交、水分
B. 肾俞、关元
C. 膻中、内关
D. 脾俞、足三里
E. 上巨虚、内庭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9q5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