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负有向再保险接受人支付保险费义务的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2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被保险人(the insured)、偿付能力(solvency)、保险金额(insured amount)、再保险公司(reinsurance company)、再保险人(reinsurer)、再保险业务(reinsurance business)、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保险法》(act of insurance law)、临时再保险(facultative reinsurance)

  • [单选题]按照我国《保险法》(act of insurance law)的规定,负有向再保险接受人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是()。

  • A. 原保险的投保人
    B. 原保险的被保险人
    C. 再保险的分出人
    D. 再保险的经纪人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经过分保由接受公司所承担的责任限额称为()。
  • A. 自留额
    B. 自负责任额
    C. 分保额
    D. 分出额

  • [单选题]长期性的再保险合同不包括()。
  • A. 临时再保险(facultative reinsurance)
    B. 固定再保险
    C. 预约再保险
    D. 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再保险对保险人业务上的作用。
  • A. 再保险可以降低保险人的经营成本
    B. 再保险可以扩大保险人的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
    C. 再保险可以控制保险人的责任,保证经营稳定性
    D. 再保险可以均衡保险人的业务结构,分散风险

  • [单选题]在再保险合同中,()是分出业务的保险公司。
  • A. 再保险人
    B. 分保分出人
    C. 分保分入人
    D. 转分保分出人

  • [单选题]在溢额分保合同中,合同容量是指()。
  • A. 分保限额和合同限额之和
    B. 分保额和分保限额之和
    C. 自留额和保险金额之和
    D. 自留额和分保限额之和

  • [单选题]某保险公司与某再保险公司签订了溢额再保险合同,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分出公司自留额为30万元。分保限额为五线,即分入公司最多接受150万元,则合同限额为()万元。
  • A. 30
    B. 70
    C. 100
    D. 150

  • [单选题]关于再保险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再保险是一种附属保险业务种类
    B. 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
    C. 再保险又称分保
    D. 再保险实质是保险人将自己承担的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 [单选题]关于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错误的说法是()。
  • A. 按照责任限额计算基础划分,再保险可以分为以保险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和以赔款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非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两大类
    B. 按照责任限额计算基础划分,再保险可以分为以保险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比例分保和以赔款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非比例分保两大类
    C. 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是指以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分出公司自留额与接受公司分保额的一种再保险
    D. 再保险可以分为以赔款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比例分保)和以保险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非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 reinsurance)(非比例分保)两大类

  • [单选题]关于溢额分保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在溢额分保中,分出公司以保险金额为基础,规定每一危险单位的一定额度作为自留额,并将超过自留额的部分即溢额,分给分入公司
    B. 溢额分保中的分保比例是固定不变的,不同保险业务有相对一到致的分保比例
    C. 在溢额分保合同中,分保额与保险金额之间的比例称为分保比例
    D. 在溢额分保合同中,自留额与保险金额之间的比例称为自留比例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8rxk5.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