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7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呼和浩特(hohhot)、资产阶级革命派(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改朝换代(change of dynasty)、民族风俗习惯(national custom)、资产阶级维新派(bourgeois formers)、大汉族主义(han chauvinism)、鸦片战争时期、人民政府(s government)、反对君主专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单选题]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青(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 [单选题]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这一修补主张()。
  • A. 深入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削弱了明清的君主专制统治
    C. 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运动
    D. 体现了传统思想文化的活跃

  • [单选题]“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 A. 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
    B.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 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s government)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 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单选题]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8olj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