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91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乌鲁木齐(urumchi)、宋明理学(song and ming philosophy)、明中后期、明心见性、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民族风俗习惯(national custom)、“百家争鸣”、长幼有序、大汉族主义(han chauvinism)、普天之下

  • [单选题]“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
  • A. 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B. 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
    C.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 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 [单选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贷……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 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 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单选题]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A.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D.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 [单选题]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 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B.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C. 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 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单选题]1937年,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充分反映出()。
  • A. 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官僚资本的强大挤压
    B. 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希望得到官僚资本的全面保护
    C. 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势单力薄必须得到国家的庇护
    D. 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抗日爱国

  •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 A.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单选题]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

  • [单选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不包括()
  • A. A.重工业B.轻工业C.电力工业D.化学工业

  • [单选题]“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这种文学形式兴盛于()
  • A. 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明朝时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j0ynr8.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