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6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必典考网发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考试题库请访问必典考网初中教师资格频道。

  • [多选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见,想要学好化学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是必要的基本能力,而且,学生的实验观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问题:   (1)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验观察相比,学生的实验观察具有怎样的特殊性?(6分)   (2)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能力应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 A. 【参考答案】 (1)①在学生实验中,要求实验现象必须明显易于观察,明显的实验现象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②在学生实验中,学生不仅会观察实验现象,也会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因此教师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操作规范,言传身教。 ③在学生实验中,要注重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明显的实验现象能给学生以生动的直观印象,但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完成认识上的飞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积极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④在学生实验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实验观察。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加强对实验现象的认识。 ⑤在学生实验中,要强调观察的安全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实验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强调观察的位置角度,注意实验安全。 (2)①观察的客观性。即实事求是地记录、描述观察结果。 ②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和中心。 ③观察的系统性。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有序地进行观察,多侧面地获取化学现象信息,从而形成整体的印象。 ④观察的敏锐性。能够抓住化学变化中稍纵即逝的现象。 ⑤观察的理解性,即思维性。能够积极开动脑筋,使观察更深刻、全面。 ⑥观察的审美性。能够用审美、鉴赏的眼光和情趣去观察实验室和大自然中物质及其变化的奇异现象。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学与思的关系是( )。
  • A. 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
    B. 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
    C. 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
    D. 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 [单选题]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 )。
  • A. 牢记住题目内容
    B. 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 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 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 [单选题]在进行下列实验时,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错误的是( )。
  • A. 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
    B. 进行蒸馏操作时,先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块沸石
    C.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液体中下部加热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单选题]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 A. 学习需要
    B. 学习期待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态度

  • [单选题]《双城记》中故事的发生地为( )。
  • A. 巴黎和纽约
    B. 伦敦和纽约
    C. 纽约和罗马
    D. 巴黎和伦敦

  • [单选题]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不适宜采用的是( )。
  • A. 纸笔测验
    B. 活动表现评价
    C. 档案袋评价
    D. 问卷调查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gzzmn.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